好久沒講故事了!今天來講一個跟「靠北」有關的故事。
為什麼?因為一連八篇有關莊子「秋水篇」河伯與北海若七次答問的文章,都在說理,就有人跟我靠北,故事呢?
也就是牛肉在哪裡的概念。
也是,「不只是故事」的「料」應該在故事。
三號而出可以嗎?
話說莊子在「養生主」篇說了這麼一個故事:老子過世了,好友秦失去弔唁,就在靈前號了個三聲轉身而去。弟子看了很生氣責問秦失:「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你就這樣弔唁可以嗎?」
接下來莊子說明了他的生死觀,他指出古時候認為人活著是頭下腳上被吊起來的「倒懸」狀態,要到死了才能解脫,所以人活著是在受刑,死了反而值得慶幸,對於生死最好安時處順,哀樂不入心。
這個故事有意思的是,為什麼老子的弟子認為秦失在靈前哭三聲是不夠朋友?
這是因為哭有很多種哭法:正統的「哭」是有淚有聲;有淚無聲是「泣」;無淚有聲的是「號」;有淚有鼻水的是「涕」,所以秦失「號」了個三聲,有聲音卻沒佐以淚水或鼻水,就朋友的交情來說是「哭不到位」。
你會想,這太好笑了吧!難道哭也可以量化嗎?哭最重要的不是真情流露嗎?
問題就在如果你是為自己哭、私下一個人哭,是可以愛怎麼哭怎麼哭。可是當你是為別人而哭,尤其是為過世的父親而哭,這在古代可是天大地大的事了,整個街坊鄰居都豎起了耳朵、張大了眼睛,等著要看你有多孝順或多不孝!到時候哭不哭由不得你,你得照規矩哭。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時候的「哭喪」、「哭禮」可以有多麼顛倒。
孔子惡野哭者
孔子在從政前的工作是擔任「喪祝」,也就是主持喪禮的人。對於喪禮,尤其是喪禮中的哭禮自有一套看法。「禮記.檀弓上」曾記載:「孔子惡野哭者」。字面上可說孔子討厭亂哭一通的人。其實,這裡孔子所惡的「野哭」是指要有所區別的哭,文中指出若是哭兄弟則哭於廟、哭父親的朋友哭於廟門外、哭老師於寢室…泛泛之交則哭於野外。可見哭要適得其所。
到了南宋朱熹的「朱子家禮」對於葬禮中的哭禮要求得鉅細靡遺,什麼時候怎麼哭都有指引,如既絕乃哭(厭氣後就要哭),小斂要袒哭(袒露單肩並束髮哭)、大斂則哭僻(搥胸頓足的哭)、然後停棺期間要朝夕哭(且夕奠要哭無時),接下來聞喪、奔喪都有相關規定,到了安葬後要反哭(回頭不捨的哭)、至家哭(望門即哭),接下來還有各種儀式都要哭哭哭,最後才進入卒哭(哀至不哭),明訂卒哭後就不能哭了。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哭爸」是不可能的任務,朱子也想到了,所以文中多次提及「代哭」,就是在場的親朋好友都可輪流來代喪家哭,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出現了專業的「孝女白琴」來代哭。
這樣的哭禮加加減減延續至今,2006年作家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寫到:「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
後來她悟出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她哥聽到後笑到打滾,罵她真的很「靠北」。
攘臂而扔之
來看看「靠北」這個詞,上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查詢是「無此資料」,維基詞典的解釋是「靠近北方」,要到「台灣俚諺集覽」蒐羅的閩南語髒話中才看得到「靠北」原係「哭爸」,本指對那種碎碎念式的嘀咕感到不耐而罵人:「你駛哩哭爸哦!」
現在的「靠北」則成流行語,意指抱怨、投訴。
原本「哭爸」是何等重大的傷痛,卻也可成國罵,到現在華麗轉身成「靠北」後,更是人人來靠北,讓五千年來的哭禮大解放。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禮」是在失道、失德、失仁、失義後,才用到的手段,是一種「攘臂而扔之」, 意思是有禮的人在推行禮得不到回應後,就伸出胳臂強迫人行禮。所以老子才會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你看一家之主過世了,是不是全家陷入混亂傷痛,這時懂禮的人出來止亂防野哭,要你何時哭怎麼哭(像不像有支無形的胳臂架著你哭或不哭),看起來是在撥亂反正,但卻造成原本的自然情緒失調大亂,這不是本末倒置、很讓人靠北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