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
Tag:

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

故事

 被罵笨蛋怎麼辦?

by 老燕 2024 年 10 月 21 日
作者 老燕

有沒有人從小到大沒被罵過笨蛋?即使是資優生,外食吃個麵,都有可能因為拿錯餐具被嫌笨蛋,幾乎很少人,終其一生能躲過笨蛋的罵名。更何況有段時間,笨蛋一詞出現無差別攻擊,經過書店、打開電視,都會看到聽到「笨蛋!問題在XXX」,真的是路過也中槍!

來看看,被罵笨蛋可以怎麼辦?

接受:老師/老闆不會錯,所以錯的一定是我!

反擊:你才笨蛋咧!

忽視:左耳進右耳出,可能被罵多了,對這個詞已不起反應。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大多數人面對罵名,不是選兩端就是站中間,不然還能怎樣?

要不要試試道家的方法?被罵笨蛋立刻躺平嗎?一起去看看。

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

這是莊子「天道篇」的「呼牛呼馬」寓言故事。

話說有個名叫士成綺的人,聽說老子是聖人,不遠千里都要去見老子一面,趕路趕了一百多天,腳底都磨出了厚繭也不敢停歇。就這樣,來到老子家,看到老子本人,不禁大失所望的說:「我這麼遠道辛苦前來,但看到先生,卻不認為先生是聖人。老鼠洞裡還有剩菜,不愛惜東西,這是不仁;生食熟食都已經用不完了,還一直在聚斂。」

老子神情淡漠沒有回應。

隔天士成綺又去見老子說:「昨天我諷刺了你,今天覺得有些心虛,為什麼呢?」

老子說:「巧智神聖這種人,我自認為不是。昨天你叫我牛,我就叫牛,你叫我馬,我就叫馬。如果真有其實,別人給我相符的名稱而我不接受,這是雙重罪過。我是自然而然接受別人給的名稱,不是有心接受才接受。」

接下來,士成綺低聲下氣地請教老子如何修身?老子訓了他是巧智而顯露驕氣的人,已遠離真實本性,這樣的人也有名字,就叫「小偷」。

不過,老子是比較不喜歡逞口舌之快的人,故事的結尾應該是莊子自己忍不住跳出來,還以顏色。

至人之用心若鏡

這個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對士成綺的「聖人」、「不仁」、「聚斂」的美名與罵名的反應方式。

這方式是你叫我馬那我就叫馬,你叫我牛那我就叫牛,而且沒有絲毫勉強,就這麼一回事。

如果你是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回應方式有害孩子心靈的健康,怎麼可以人家罵我什麼我就接受,所以大部分的家長都教孩子這樣想:「你叫我笨蛋我就是笨蛋嗎?那是你說的,我才不是。」以此強化孩子的自信心。這種方式已是最具理性的抗拒法,也就是能分別人我的界線,不會讓別人的負面言詞、情緒、情境潑糞到自己身上。

來看看道家的「呼牛為牛,呼馬為馬」是不是一種很高深的修養境界?是不是要有耶穌那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人家打我右臉,我就轉過左臉讓他打?

其實這個方法只要用點物理常識,就可輕鬆以對。

那就是,在面對別人指責時,心中或手中就像有面鏡子,讓對方像來照鏡子一樣,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樣子、你也如鏡子般忠實的反映對方的樣子,等對方罵完離開了,鏡子也不會珍藏留存剛才的樣子,到此結束。

這就是莊子在「應帝王」篇說的:「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意思是,至人用心就像鏡子一樣,對外物的來去,既不迎也不送,只反映而不留存,所以能夠承受萬物的變化而沒有任何損傷。

雖然我們都不是至人,沒辦法把紊亂的心修成明鏡,但在面對外來的攻擊時,適時的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清楚的看到對方的樣子,且過了後不留存,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讓內心強大的保護罩。

最起碼,你可以這麼想:「我看到他對著鏡子罵笨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對自己那麼生氣!」

親愛的讀者,接下來去中國旅遊,11月初再更新,感謝。

2024 年 10 月 21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老燕飛起

Hi,我是老燕,一個喜歡研究自己、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 向來對童話、神話、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透過網站分享出來,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 另外,我還熱愛旅遊、藝術、音樂與料理,也在這一併分享。

Recent Posts

  • 致親愛的讀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8(最終回)

    2025 年 4 月 7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7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6

    2025 年 3 月 2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5

    2025 年 3 月 17 日

Categories

  • 故事 (69)
  • 旅遊 (16)
  • 藝術欣賞 (8)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首頁
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