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
Tag:

深度鹿港

旅遊

深度鹿港(下)

by 老燕 2024 年 2 月 29 日
作者 老燕

6.老街上的古蹟

來鹿港老街好多次了,原來每次來都走過路過錯過,老街上處處是寶,我卻只看到食物與商品,入寶山而空手回啊!趕緊來看看不容錯過的珍寶有哪些?

A.九曲巷

鹿港有好多迂迴曲折的巷子,統稱「九曲巷」。以前為防盜賊入侵與東北季風吹刮,設計彎曲的巷道,有「曲巷冬晴」的妙效。現在的九曲巷統一鋪上紅磚步道,很好辨識。

曲巷間也有不同的風情布置。

B.施進益古宅

老街上的施進益古厝是傳統閩南二層樓的店屋,外觀仍保有原來窗板門的建築形式。

傳統閩式建築多深長,為通風採光都會在門廳設計樓井,引空氣與光入內。

廳堂為祭祀空間,三層供桌,供奉觀音菩薩與祖先牌位。

C.十宜樓

十宜樓是一座連結兩側房舍的跑馬樓,因與底下的金盛巷形成十字,且文人雅士多在這兒相聚且宜「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所以取名「十宜樓」。

十宜樓旁的槍樓,為早年巷道的防禦工事,牆面設有三個槍口與兩個瞭望口,還有一排美觀通風的甕窗。

D.半邊井

「三槐挺秀」宅院的「半邊井」,以牆分隔水井,一邊自用,一邊供無能力鑿井的鄰里鄉民取水使用,富而有德。

E.隘門

老街上有鹿港目前僅存的一座磚造隘門遺跡,以往鹿港有數十座隘門,主要為防盜賊入侵,同時也是地方角頭用來標示地盤的分界線。

F.謝家甕牆

謝家甕牆是鹿港現存保留最完整的甕牆,有四層60個酒甕。謝家也是傳統的長條型街屋,為了採光與通風設有天井,並在天井兩側的磚牆上布置甕牆,以加高圍牆,古意美觀。

G.鹿港公會堂

老街上這座有別於四周閩式建築的鹿港公會堂, 原是鹿港八郊之一的「廈郊」所有,日治時期被拆除改建為西式會堂建築,目前為「鹿港藝文館」的藝文展覽空間。

7.隨處拾古

老街上處處可懷古、拾古,看這深長的宅院,貼著方整的春聯,不就是歲月靜好的畫面?

喜氣洋洋的春聯貼在舊式的木板門窗上,從古至今祈求福安的心未曾稍變。

門上的堂號及對聯,充滿古樸韻味。

這張休閒椅讓人一窺古宅內怎麼過現代生活。

四知堂典故出自楊家東漢先祖楊震,他在拒收賄賂時,對深夜前來行賄者說,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會無人知曉?果然是清白傳家,楊家人把這棟古厝當成巷弄博物館,開放給大眾自由入內參訪。

裡面陳列昔日的生活用品,看到那歷來的電話機了嗎?都是「沒有」智慧但有線的。

導覽老師陳仕賢在鹿港的工作室,在這可買到他已絕版的書。

鹿港廟宇之多,所以製香業也很旺,走在路上看到阿北在染香腳,還跟我們解釋染的技巧。

8.官建天后宮

鹿港有三座媽祖廟,其中興安宮是年代最久遠的媽祖廟,目前正進行整建。

另一座是家喻戶曉的鹿港天后宮,也被稱為舊祖宮。

至於所謂的「新祖宮」,是後來乾隆皇帝頒旨以官費興建的「敕建天后宮」,因是官宦人家才能來此朝拜,香火沒有舊祖宮興旺。

此屋頂的藍綠色木條不是木頭,而是以泥塑仿木頭條鋪成,展現晚近不同的工藝。

這裡的龍柱也不是石雕,而是以泥塑砌成。

9.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創建迄今已四百多年,是台灣最早奉祀湄洲開基媽的廟宇,所以又名「鹿港湄洲媽」。這裡從早到晚香客絡驛不絕,香火鼎盛。

最早的湄洲媽祖稱為開基媽,共有六尊。其中的二媽被施琅請來安奉在鹿港。由於文化大革命,其他五尊開基媽都下落不明,二媽是僅存的開基媽,珍貴可見一斑。

紅筆標示的是二媽每年除夕到3月23日媽祖誕辰,會被請離神龕到供桌上,更貼近信眾。二媽因長期被煙薰黑,所以又有「黑面媽」的稱號。

廟裡還有供奉黃金媽祖,是由三千多兩黃金打造的實心金身媽祖與一對黃金宮女。

廟裡有多尊媽祖,過年期間,常有信眾請廟裡的媽祖外出參與慶典,後再由廟方迎回。

鹿港天后宮不但是民間信仰中心,裡面更珍藏許多藝術瑰寶,廟裡的木雕、石雕、壁畫、彩繪都出自當時的名匠之手,已成無比珍貴的文物。圖為三川殿以青斗石雕的石窗透雕,取材自三國演義故事,人物表情姿態栩栩如生,精美之致。

三川殿的八卦藻井,又名蜘蛛結網,共兩層、24斗拱組砌成。其上還有八仙人物以及歷史典故,太華美了!

「李鐵拐臥禪」壁畫,由鹿港書畫名家黃天素繪製,畫中有兩隻蝙蝠,意味福在眼前。

黃天素揮毫的篆書作品。由於文中遺漏了「功」一字,所以在遺漏處點兩點,並在最後補上「功」字再點上兩點,這是書法錯漏字常見的補救法。

天后宮的門神彩繪也是一時之選。

天后宮的木雕更是一絕,尤其有趣的是樑柱間雕了所謂的「人生四暢」,人世間四件最暢快的事,是哪四暢呢?伸懶腰、掏耳朵、挖鼻屎、搔背,完全同意!

正殿上方的三塊匾額分別是雍正、乾隆與光緒皇帝欽賜,無比珍貴的文化資產。

看的出來是千里眼吧!青臉大眼,造型好酷!

另一邊一定是順風耳囉!他是紅臉大眼,也是炫極了!

天后宮原本沒供奉月老,但月老已是時下最受歡迎神明,立馬闢室供奉並無限量提供紅線。

10.鹿港美食

鹿港美食好「吃緊」啊!就是要吃要趕緊!很多都是賣完明天請早,讓你看得到但吃不到了呀!

一級美食戰區就在第一市場,只要走到這裡,就來到排隊美食,幾乎每家都要排隊,跟著排隊人龍吃準沒錯!

第二戰區就在天后宮周邊。鹿港美食有多好吃,但看你的腸胃受不受得了!

鹿港還是肉包的激戰區,好多有名號的肉包店,不用選擇困難,統統都好吃!

來鹿港帶玉珍齋的伴手禮回家是一定要的啦!

如果你嫌一攤趕一攤的吃太麻煩,可選擇天后宮附近的阿南師小吃宴,讓你一網打盡鹿港美食,尤其他們的芋籤丸好吃到現在還在想念。

這家麵線糊搭配的是肉羹不是大腸,難忘的美味。

這家肉圓也很吃緊,一攤能同時享用到肉圓與芋圓。

生炒五味是鹿港的知名小吃。

天啊!我最愛的粉粿,Q彈到不行!

阿婆等等我,我還在排隊,一定要讓我吃到你做的麻糬啊!

2024 年 2 月 29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旅遊

深度鹿港(上)

by 老燕 2024 年 2 月 24 日
作者 老燕

來過鹿港五、六次了吧,近幾年來都是先去天后宮拜拜,再到鹿港老街吃喝買逛,然後去玉珍齋買伴手禮,再帶幾個阿振肉包回家吃。直到這次參加旅讀雜誌辦的鹿港兩天一夜行,在鹿港在地人陳仕賢老師的導覽下,終於看到鹿港深具文史價值的那一面,原來先前我只認識半個鹿港。現在就一起去看看鹿港珍藏了哪些文物寶藏,GO!

1.鹿港龍山寺

都不知道鹿港也有龍山寺,而且還是國家一級古蹟。這次也同時知道全台有五座龍山寺,都是從福建泉州安海龍山寺分香而來,其中以鹿港龍山寺規模最大。圖為龍山寺重新整修的山門,此門在九二一大震中毀損,從山門望過去的五門殿則還在整修中。

山門左右各有三根木柱,有圓柱也有方柱,依木材材質施作。

由山門入內,進入前埕,這裡有對青斗石雕的獅座,公獅腳踩繡球,面貌威武。

母獅腳下通常跟著幼獅,前面的圍欄上雕有十八尊羅漢像。

導覽老師陳仕賢,年少時期就對家鄉的歷史文物深感興趣,現在更是資深的在地文史工作者。

龍山寺正殿主祀觀音菩薩,為鎮寺之寶銅鑄的「七寶銅觀音」,上方的樑柱在九二一時震毀,現已修整得完好如初。

這裡的牌匾都很有歷史,圖為「慈靈顯應」。

「法海慈航」牌匾由地方仕紳合力所獻。正殿挑高的「舉架」式屋頂,更顯莊嚴氛圍。

後殿樸實莊嚴,有兩根日式風格的龍柱。

廟門滿滿的楹聯,滿門的宗教藝文氣息。

鹿港龍山寺仍保有古時的龍王祭活動,還供奉著有對鹿角的龍王神像。

精美的木雕門,這裡的木雕藝術是清朝至民初的木匠集大成之作。

龍柱上的龍身昂首上翹,栩栩如生。

柱頂還藏著精緻的麒麟木雕。

天井兩側的走廊稱過水廊,展出書法大作。這次來鹿港最驚豔的就是這裡不但書法名家輩出,欣賞到好多大師的墨跡,且一般居民也多自己書寫春聯,字體亦遒勁或秀逸,讓人印象深刻。

鹿港人文薈萃,而書法更是此地的藝術瑰寶。

咸豐八年所鑄的古銅鐘,當時的鐘聲為鹿港八景之一的「龍山曉鐘」。

古鐘上刻有當時鹿港八大郊商的各郊名稱。

2.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台灣早期五大家族之一的「辜家」辜顯榮的宅邸,後由其子辜振甫捐出,成立文物館。

因館內不能拍照,就沒在此記錄,裡面的家具、紅眠床、會議室、貴賓廳等,都可看到清末民初大戶人家的生活樣貌。

主建築採英式鐘樓型風格,兩翼有八角形的衛塔。

洋樓的外型就是典雅端莊,怎麼拍都好看。

洋樓裡的拱形陽台打起卡來好好看。

洋樓的後方有十八世紀磚砌木造的古風樓,採傳統閩南建築風貌。

這裡有小小的甕牆,是把紹興酒罈回收再設計的牆飾。

天井陳列著花窗與磚瓦的圖案與材質。

這是住在二樓的長輩若要吃喝,就降下掛籃,等補給好了後往上拉,就可免去爬梯之苦。

原來秋千是漢武帝為求長生不死,命宮女盪「秋千」,以祝禱其「千秋萬壽」。

這隻龜我看很久了,牠確實有動了動頭,是真龜。如果我有那麼長的壽命,我也要一整天一動也不動。

3.丁家大宅

丁家大宅已有百年歷史,是典型的長條型街屋格局,縱深有七十公尺,是目前台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參觀丁家大宅多從後門進入。

鹿港的商店建築稱「店仔厝」,街屋前方為「店」,店鋪後方有採光之用的天井,再後方即為廳堂與住房的「厝」。丁家大宅當年買下三間店面,店名「新協源」,門面是配合日治時期改建成的洗石子二樓洋房,裡面卻是清朝的閩式建築,同一個屋簷下留下朝代流變的印記。

丁家極重視教育,後代子孫丁壽泉考中進士,光宗耀祖,所以丁家大宅又名「進士第」。當時皇帝要封他為廣東的知縣,但丁壽泉因身體不好,婉拒出任官職,選擇在家鄉鹿港的白沙書院當校長。

廂房放置當年進士榜單的拓印,丁壽泉高中三甲第48名(算中後段),有特別以白線標示出丁壽泉的大名。

古厝中庭修整得好典雅。從門額上的題字「厚德載福」、「琴韻書香」等詞,可見丁家不只是殷實商人,更是書香門第。門額上的浮雕刻滿吉祥圖案,深具藝術價值。

正廳為神明廳,典型的三層供桌包括頂桌、下桌與八仙桌,兩旁的木屏牆面有著傳統民居「左字右畫」的設計。

4.意樓

鹿港的意樓是昔日廈郊最大商行「慶昌號」的祖厝,意樓是其閣樓,有一扇精美的磚雕花窗,掩映在高高的楊桃樹間。

傳說百年前,意樓的女主是尹娘,新婚不久,夫婿便進京赴考,臨走前在牆邊種了這株楊桃樹,要尹娘「見樹如見人」。不料,他一去音訊全無,尹娘在意樓獨守空閨,最後抑鬱而終。

一段淒美的故事,但小小的圓窗滿是吉祥的寓意,圓窗代表圓滿,花窗上的葫蘆意味著福氣、古錢則指財富,唯獨缺了相守到白頭吧!

至今楊桃樹年年仍結實纍纍,若到意樓旁的餐廳用餐,都可喝到將楊桃切片淹漬後的楊桃水, 鹹香入味。

「慶昌號」後來由俊美食品的老闆買下,並重新翻修意樓,當時的意樓幾成廢墟,此舉創下彰化縣自費修復古蹟的首例。俊美的老闆雖在台中以松子酥發跡,但他是鹿港囝仔,對故鄉的建設自是不遺餘力。

整建過的意樓廳堂陳設簡單,翻新後的屋衍、木隔屏、花窗美侖美奐。廳堂正中的「意樓」二字是請鹿港的書畫名家黃政彥老師揮毫。

整修後的中庭。看到走廊門額上的瓷碗剪黏「依仁」二字了嗎? 對面是「據德」,字稿由黃政彥老師所書,再進行剪黏施作。

這個側牆上的瓷碗剪黏「容有德」,對面是「和為貴」,果然是仁德之家,標榜「容德」與「和貴」。

廳堂雙壁陳列著黃政彥老師繪畫的四君子與真草隸篆書法 ,為鹿港鼎盛的文風再添一筆。

俊美的老闆在意樓旁邊蓋了一棟像船一樣的現代建築,因鹿港是靠海的鄉鎮,取其大船靠港的意象,第一眼看到,還以為來到了外星人的基地。這棟建築是俊美老闆開的創意蔬食餐廳。

裡面的招牌是煎猴頭菇排,風味與份量都不輸給厚切牛排。

5.鹿港夜色

鹿港的夜色也很美,尤其年節期間曲巷高牆處處張燈結綵,最適合前來尋幽訪勝了。

龍山寺的山門在夜色裡綻放光芒。

龍山寺的排燈讓人一時間時空錯亂,以為回到古早時。

即便是21世紀,科技昌明,這四個詞還是年年祈求國運昌隆最重要的禱詞。

2024 年 2 月 24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老燕飛起

Hi,我是老燕,一個喜歡研究自己、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 向來對童話、神話、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透過網站分享出來,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 另外,我還熱愛旅遊、藝術、音樂與料理,也在這一併分享。

Recent Posts

  • 致親愛的讀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8(最終回)

    2025 年 4 月 7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7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6

    2025 年 3 月 2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5

    2025 年 3 月 17 日

Categories

  • 故事 (69)
  • 旅遊 (16)
  • 藝術欣賞 (8)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首頁
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