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過找東西的經驗?而且是翻箱倒櫃就是找不到?然後,有一天這東西就神秘地自己出現了,是長腳了嗎?有種可能是,記錯東西的外形,所以即使找的時候有看到,但因是記成別的樣子,難怪愈找愈不到;或就是認定是在哪些地方,結果是記錯…總之,對那些遍尋不著的東西,最後能發現,通常是在無心的情況下。
今天要講的故事跟「找東西」有關,出自莊子的「天地」篇。
黃帝失玄珠
這一天,黃帝到赤水北邊去旅遊,登上崑崙山向南眺望,不久後黃帝要回駕,卻發現遺失一顆價值連城的「玄珠」, 怎麼辦?黃帝耶,當然不會是自己去找,而是派人去找。
黃帝派的人豈有等閒之輩?一定是各領域的佼佼者啊!
首先,英明的黃帝派「知」去找。知是莊子杜撰的人物,名符其實,意指無所不知,是全天下最聰明的人。他找了半天,回報是沒找到。
接下來,黃帝派臣子離朱去找。離朱就不是杜撰的人物了,聽過「秋毫之末」一詞嗎?講的就是離朱,他的視力能「察針末於百步之外」,看得到一百步外的細針針孔,更厲害的是他能看到「秋毫之末」,即秋天鳥獸新長出來細毛的末端,如此絕佳視力,怎麼可能會看不到那麼大一顆的玄珠?結果是,離朱把崑崙山整個掃視了一遍,連他擅善的針末與秋毫都沒放過,但也是回報沒找到。
這下黃帝急了,已派了天下無雙的兩名高手出尋,還是找不到,這次他決定派「喫詬」出馬。喫詬也是莊子杜撰的人物,他口才辨給又是大力士,行動力天下第一,結果喫詬把崑崙山地毯式的搜索了好幾遍,依然回報沒找到。
好了,這回黃帝可能真的死心了,他居然派最兩光的「象罔」去碰運氣。象罔也是莊子杜撰的人物,人如其名,智商不高、看東西不靈光又行動遲緩,結果一下就被他找到了。
故事的最後是,黃帝大嘆:「奇怪了,怎麼就象罔能找到呢?」
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傻人有傻福嗎?還是找不找得到是命中註定?或是找到不能靠能力,要憑運氣?
等等,我們都沒說到這故事的重點:他們忙半天,到底在找什麼啊?
是一顆「玄珠」,從頭到尾莊子就沒說這顆珠的大小、顏色、材質,又用「玄」這個字,到底是不是真有這麼一顆珠啊?而且智力第一、眼力過人、行動力百倍的人都找不到,只有最不可能的人選完成了最不可能的任務,還真玄啊!
刳心才能見道
自古以來各個版本都把這顆「玄珠」比喻為「道」,莊子用這則寓言故事來說明「道」是無法用才智、感官、行動去找,反而是要像「象罔」那樣心中無相,才找得「道」。
之前在「道在哪裡?」一文中解釋過道是無處不在,既然無處不在,那還需要找嗎?問題是道是無色聲香味觸法,既看不到也摸不到還感覺不到,即使用盡五個感知器官都沒辦法「見道」。
既然這麼難見上一面,是不是相見爭如不見,算了?有沒有聽過孔子的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這麼至高無上、見了後死而無憾的「道」,真的值得大家投入像是要去淘金、挖金礦、鍊金的狂熱,一生中至少要「聞」一次吧。
這裡傳授莊子的一個方法:「大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音同哭)心焉。」
「刳心」意指拋除心中的成見或既定想法,要能如此去除自己的私見、執念後,才能合於自然,與道相應。
其實不難,想想你找東西找不到的經驗。最後能找到,都是拋開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如一定在哪裡、什麼顏色或形狀,也就是當你去除自己的成見後,就容易找到。要「見道」或「知道」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你摒除心中的雜念,不再被任何想法束縛住了,這時無所用心(也就是刳心),回到心最自然放鬆的狀態,就「聞道」了。
因為,「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