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莊子的「沒有用有大用」故事,也就是沒有用也有其有用之處,看起來沒有用也很不錯,那是不是就跟莊子一樣躺平,沒有用就沒有用到底好了?其實這個故事還有進階版,莊子有進一步解釋在人世間「有用的會被利用、沒用的會被欺負」(賢則謀,不肖則欺),那到底做人處事是該有用還是沒有用?
故事是這樣的,莊子一行人走在山裡面,看見一棵大樹,枝葉非常茂盛,伐木的人在樹下休息,沒有要砍掉大樹的意思。莊子不解問伐木工原因,他說:「這棵樹毫無可用之處。」於是莊子對弟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才可以安享天年。」接著莊子走出山裡,借住朋友家,朋友看到老朋友來訪很是高興,命僕人殺隻鵝來招待他們。僕人問:「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要殺哪隻?」主人說:「殺不會叫的那隻。」隔天,弟子問莊子:「昨天山裡的樹因為不成材得以安享天年,但現在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那老師要怎麼做呢?」莊子說:「我會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但處於有用與沒有用之間,看起來自然其實不然,還是有被拖累的時候。」
如何是乘道德而浮遊?
已經不選邊站,站中間了,還是不得安寧,是要怎樣?莊子的建議是:「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意思是,如果能順應自然與自己的本性然後遨遊其間,後果就不同了。
這裡要解釋的是,道家的「道德」一詞與儒家也就是我們一般認知上的「道德」(良好的品性)不同,道家的「道」是比較接近大自然律,是天地運作的法則,「德」則意指「得」,是萬物得自於「道」的天賦稟性,亦即道在萬物上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儒家的「德」需要靠外在人為的修養才能具備,而道家的「德」是從道而來與生俱有,因而無需外在刻意的作為,就像植物時候到了就會開花結果般自然。
依莊子的建議,要避開有用與無用的禍患,只要順應內外在自然且在其中悠遊自得即可,這聽起來玄之又玄,要怎麼做?做得到嗎?
與時俱化,以和為量
這裡再引莊子一則「不死之道」的寓言故事。莊子說,東海有一種鳥,名叫意怠。這種鳥飛得很慢,好像不太能飛,牠追隨其他的鳥而飛,棲息時擠在鳥群中;前進時不敢領先,後退時不敢落後;吃喝時不敢先嘗,一定吃剩下的。所以牠在鳥群中不會受到排斥,外人也無法傷害到牠,因此總是可避開禍患。
你可能會說,這隻鳥看起來很沒用耶!莊子是不是還是比較偏向以沒有用自保呢?接下來莊子提出兩個如何「乘道德而浮遊」的重要觀念。首先是「與時俱化」,亦即隨著外在時勢的變化而變化;其次是「以和為量」,即以順應自然為拿捏的準則。
如果能做到這樣,那又怎樣呢?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意思是能掌控外在萬物而不被外在萬物所掌控。道家就是這樣,看起來就像東海之鳥「混在中間」,但「混在中間」(沒用)要能混得好,也是一種本事(有用),沒看到牠一直在順應著外界變化,作出適當且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因應行為嗎?這就是牠看起來沒用,其實是有用又不會遭致禍患的方式。
再進一步解釋,當外界無法利於發揮己長,雖一時無用也能安然處之,若外界有利發展自我,就全力以赴,不執著於有用或無用,全憑時機而定,這就是莊子所說的「無譽無訾」、「一龍一蛇」、「一上一下」,如果都能如此隨遇而安,就不是被外在所掌控,而是由內掌控與悠遊於外在。
所以,到底有用好還是沒有用好?這裡還是順應時勢給一個標準答案: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