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
作者

老燕

老燕

旅遊

準備過好年TOP10

by 老燕 2024 年 2 月 4 日
作者 老燕

龍年就要駕到!你準備好要過好年了嗎?快來看看,我做了哪些過年的準備吧!

Top10 龍山寺點燈祈福

每年我們家拉開過年序幕的,就是在農曆年前到龍山寺拜拜祈福點燈。今年幫婆婆安太歲、點平安燈與藥師燈,然後我們自己則是點了平安燈與光明燈。只能說心誠則靈,有拜有保佑,年年向佛菩薩許願,也年年來還願。

每年都有人為龍山寺點燈打架或吵架,現在採每天限量且可上網預約,不必再為點燈打破頭啦!

Top9 台北年貨大街辦年貨

每年最有年味的地方就是迪化街的年貨大街,趁著周間人少來辦年貨。

連外師都知道要帶幼稚園的小朋友來年貨大街買卡里卡里。

這是我每次看到都想乾脆一頭栽進去的地方。

黃裕生的茶包讓人有選擇困難,隨便挑,連喝時也用摸彩式的,摸到哪包喝哪包,從未踩雷!

看我的戰利品!我可是年年從除夕豪吃零食到初三。每年就等這幾天,終於熬到可吃些富含致癌物質的好呷零嘴囉!

Top8 自製牛軋糖

用棉花糖做牛軋糖說有多簡單就有多簡單!用了600克的棉花糖,就做出128顆牛軋糖,自肥肥人兩相宜。

只要備齊棉花糖、奶油、奶粉、花生米這四樣東西,做出的棉花糖讓親友想念一整年。

就順序加入這四樣東西,攪拌均勻,全程不用10分鐘。

比較費工的是後續切塊包裝的部分。有興趣自製的人可點看我參考的影片(點我)。

Top7 自製紅豆年糕

紅豆年糕又更簡單了!紅豆先浸泡四小時,之後用電鍋蒸成這樣皮開但仍有顆粒狀,再加入糯米粉與糖、水,就這樣!

只要攪拌均勻,放進電鍋蒸,真的是無腦料理耶。

有興趣動手作的人請點我。

Top6 自製蘿蔔糕

這是我每個月都會做的早午餐聖品,也是超簡單又超無腦。現在白蘿蔔正當令,清甜多汁,一條就有1200克,只要30元。

將白蘿蔔刨絲炒軟,倒入再來米粉水,拌勻,入電鍋蒸。整個過程半小時即可搞定。

有興趣自己動手作的人請點我

Top5 精打細算買年菜

看我今年買到一副帝王蟹蟹腳,是在鄂霍次克海捕撈起來就熟凍,過年夜只要在電鍋外鍋放半碗水,跳起來(當然是指電鍋),就可吃到肥美鮮甜的海味了。

每年提早2星期買好大白鯧,魚老闆說每晚一天漲100,這樣我快省下一條的錢了吧!

每年年夜晚飯大致如此~~像不像生龍&活虎要吃的?

Top4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這是每年犒賞自己最好的時機,今年買了灰藍色毛呢大衣與契爾西短跟靴,我就要穿這樣去拜年!快別嚇人了!不是啦,其他該穿的也會穿好穿滿啦!

Top3 寫開運春聯

今年到徽州旅行,買了一方歙硯,想拿出來試試寫春聯。我已N年沒拿毛筆了,1小時過後……

寫這樣,好,沒關係,我的才能應該在別的地方!

好在我有好鄰居「信義房屋」每年都會請老師現場寫,帶了滿滿的「紅字」回家,而我連一棟房屋都沒買哦!

Top2 紅包袋對我生財法

紅包袋真的是過年的重中之重啊!要好好規劃!何況去年我終於出運了!兒子開始工作賺錢,要善用紅包袋來對我生財啊!

今年會發給他兩個紅包袋,一個是「媽媽幫你存起來」,會跟他說這包愈厚愈好;另一包「我養你」,收下即日起生效!

兒子小時候的紅包都被媽媽回收再利用,上繳前會要求拍張「曾經擁有」的分手照。

Top1 2024小心願要大實現

2023年我在網路上租了個小工作室,開始寫起「不只是故事」。雖然看的人不多,但我愈寫愈起勁,今年許的小小心願就是「漲粉」,希望Google的爬蟲快點找到我,小小心願要大大實現啊!

不好意思,接下來我要去過好年了,初五才開工哦!

祝大家龍年都龍心大悅,笑龍滿面!

2024 年 2 月 4 日 0 留言
6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旅遊

世界奇景聖米歇爾山

by 老燕 2024 年 1 月 31 日
作者 老燕

2023年5月二訪巴黎,最心心念念的就是,這次一定要去聖米爾山(Mont Saint-Michel)朝聖!這次又多了一個理由,這可是天王周杰倫最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的封面,那它不是最偉大的作品,什麼才是?而且不必克服萬難,只要參加KLOOK一日遊,繳費上車就是了!就這樣,聖米歇爾山,我們來了!從巴黎一天來回得拉車10小時,值得啊!

1.初見聖山

上車睡覺,更何況是一大早集合又拉車近5小時才能到。接近時,在朦朦朧朧中看到聖山,也太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樓了吧!太奇幻又不真實。也難怪聖米歇爾山與羅馬、聖雅各之路並稱為中世紀三大朝聖聖地。

2.看見聖山,太正了!

這就是聖米歇爾山本尊,位於法國諾曼第附近海灣的潮汐島,只有在漲潮時才會形成海中孤島的奇景。更奇特的是,這是座花崗岩島,通常岩石島是不毛之地,能在不可能中建造出堡壘城市又在岩石頂蓋修道院,堪稱世界級奇景。

3.聖山模型

這是聖米歇爾山的模型,可看到山下是民居,山頂是修道院與教堂,又有堅固的防禦性城牆,建築年代從西元8世紀到15世紀陸續修建完成。現在已是世界遺產,法國政府為保護聖山的永續,該島禁行車輛,所有車輛都得停到長堤外的停車場,要抵達聖山一律得搭接駁車

4.教堂建造的源起

會在花崗岩岩頂這麼困難的地方蓋教堂,是不是腦袋有洞?沒錯,8世紀的紅衣主教亞伯特夢到大天使聖米歇爾託夢給他,要他在岩石頂上蓋座供奉祂的教堂,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亞伯特就裝睡,到第三次大天使在雷電交加中喝斥他趕快行動,並在他腦袋留個洞(腦門上有凹陷),他才信以為真,蓋出了這個世界奇觀。

5.聖山入口

聖山入口處,通過這個門口,開始奇幻之旅吧!

6.城堡大門

13-15世紀蓋的堡壘城門與防禦性城牆,電影「魔戒」曾在這兒拍攝,電影中就有捲起城門與放下城門的橋段。

7.商店街

原本山下的民居現在已成人潮洶湧的商店街,一路上可吃奶油餅乾、冰淇淋上山,還有陶瓷、紀念品小物等特色商店,一時間忘了來聖山是要幹什麼。

8.大教堂

山頂上的教堂是哥德式建築,這座有超高的交叉拱頂,哥德式教堂因不斷的改良建築工法,教堂愈蓋愈高,像是可以通天般的更接近上帝。

上到教堂的走道,記得「魔戒」中也有這個角度的場景。

教堂內部莊嚴肅穆,只有些微的光線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來。

9.教堂頂

教堂的尖塔頂是鍍金的大天使聖米歇爾雕像,就是催生這座教堂的推手。

從側面拍尖塔,更是雄偉。

教堂內供奉的大天使聖米歇爾屠龍銀雕,象徵邪不勝正,難怪大天使素有戰神的稱號。

10.濃濃中古風

教堂內部的通道十分複雜,為方便參觀,都設有參觀路線指標,經過這些石頭砌出來的石牆石道拱頂,覺得好像回到中世紀,不禁大口吸著濃濃的中古味。

很美的短柱子,很想知道她的芳名。

教堂內保留這個大輪軸,中世紀時就是用這個大輪軸把物資運送到山頂的教堂來。

11.拱廊廣場

修道院中有這座美麗的拱廊廣場,在經過教堂內部複雜且稍顯陰暗的空間後,看到這個室外拱廊,感到很舒暢怡人。

拱廊怎麼拍都很美!

12.世界級海景

從教堂外的陽台往下一望,不禁「哇」了一聲,好開闊啊!是不是走到了天涯海角了?也太美了!難怪列入世界遺產的不只是聖山,還包括其周邊的海灣,這兒的海景真的是世界無敵的了!

什麼都是一望無際,要牢牢的記住這種無邊界的視野。

「下次」來時要在這兒住一晚,一定要看到漲潮時聖山成為一座孤島,那樣才是道地的聖米歇爾山啊!

2024 年 1 月 31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藝術欣賞

高更,從文明出走的畫家

by 老燕 2024 年 1 月 26 日
作者 老燕

很多人最初知道高更都是託梵谷的福!因為太為梵谷抱屈了,他精心在亞爾為高更布置「黃房子」,高更到來不出三個月,兩人不和絕裂,梵谷憤而自戕割耳,高更逃回巴黎,然後呢?梵谷被鄰居要求去住精神病院,高更隻身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沒多久兩人又恢復以往的書信往返,交流繪畫見解並相互鼓勵,絕口不提撕破臉的事。很奇妙,兩人是彼此的知己無誤,但就是無法相處一起。

來看看高更,他堪稱法國畫壇的一絕。他小時候因為動亂,三到六歲是跟投靠娘家的母親在秘魯度過的,後來才回到法國,但原始純真的童年一直在內心召喚他,長大後他選擇去當船員,以漂泊為家。後來母親過世,留給他一些遺產,又經監護人安排進入法國證券公司工作,此後十年他娶了北歐名媛閨秀,生了五個小孩,閒暇時作畫並收藏藝術品,過起穩定安逸的生活。

好景不常,接下來的金融風暴讓高更失業,他趁勢決定成為全職畫家,此後這世界少了一個金融家,多了一個藝術奇葩,是世界的大幸,但不知是高更的幸或不幸?

高更的父親是反抗權威的政治記者、外祖母是社會改革家,一身的叛逆血統,讓他生性抗拒主流、厭惡文明。所以,他拾起畫筆後即前往當時還保有傳統文化的布列塔尼阿凡橋居遊作畫,由此成為阿凡橋畫派的領袖,啟發了後來的野獸派、那比派,在法國畫壇小有影響力。

但高更兒時原鄉的野性不時在召喚他,他覺得阿凡橋還不夠原始,一直擘畫著要去到真正的蠻荒之地。接下來,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溪地的高更,而其實高更不是死在大溪地,因後來他覺得大溪地還不夠原始,死前的一年他又前往更真樸的瑪克薩斯島,在那兒跟所有可以對抗的人都鬧翻了,一年後過世,終於長眠於他心目中的原鄉了。

2023年5月在巴黎奧塞美術館看到幾幅高更的畫,接下來我們從他的畫作再進一步的認識他吧!

1.阿凡橋的洗衣婦女(Washerwomen at Pont-Aven)

當高更還是業餘畫家時,就認識了印象派畫家畢沙羅,並深受他影響。高更早期的畫就保有傳統印象派風景畫的筆觸,顏色也是大自然的本色,這幅描繪阿凡橋婦女在河邊洗衣的畫面,映著天光的河面與細密的筆觸好畢沙羅。

2.海景與立與深淵的牛(Seascape with cow on the edge of a cliff)

高更也很喜歡中國的山水畫與日本的浮世繪,這幅就很有中國山水畫的寫意味道。這時高更的用色已走出自己的風格,喜歡厚塗的濃烈顏色,而且用色憑主觀喜好,而非物的原色;在形體方面,也走向更粗略抽象的呈現,只剩下色彩的曲線變化,這幅海景的潮水就處理得很有波瀾起伏之勢。

3.布列塔尼景觀(Brittany Landscape)

高更成了職業畫家且到布列塔尼居住作畫後,很快就拋棄印象派的畫風,走向色彩濃郁且造型粗略的風格。他之崇拜塞尚,這幅就很塞尚。塞尚主張大自然不存在線條,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並以幾何造型凸顯出物的體積感,高更也由此摸索出他的招牌色塊平塗法,成了阿凡橋的一方之霸。

4.黃色乾草堆(Yellow Haystacks)

這幅主題是阿凡橋的乾草堆,但跟印象派元老莫內的乾草堆大異其趣。不像莫內著墨在乾草堆上的光影變化與精準分析過的色彩呈現,高更的乾草堆是憑個人的審美判斷恣意運用色彩與外型,兩幅畫風截然不同。高更代表的是後印象派在邁入現代畫風前,還在摸索如何開創新視野,他們的嘗試都為後來的現代繪畫提供豐厚的養分。

莫內的乾草堆系列之一,意在捕捉乾草堆上微妙的光影變化。

5.阿利斯坎普(Alyscamps)

奧塞美術館把高更與梵谷歸為後印象派畫家,兩人的作品同室展出。1888年底梵谷割耳事件之前,高更來到亞爾要幫梵谷實現他心中藝術村的夢想,兩人一起作畫,互相影響。這幅是高更畫亞爾的古羅馬墓地Alyscamps,看那火焰般的樹叢,有梵谷的影子。

這幅是梵谷畫亞爾的舞廳,黑色的輪廓線、粗略的外型與平塗的色塊,都是高更魂。

6.美麗的安琪兒(The Beautiful Angele)

這幅是高更畫布列塔尼的第一美女安琪兒,她盛裝打扮當高更的模特兒,過程中高更不讓她看,等畫好後安琪兒一看,大叫:「好醜哦!」堅拒掛在她的房裡,高更氣極了,堅稱這是他畫過最成功的肖像畫。高更這幅仿日本浮世繪常用的技巧,把安琪兒半框起來,背景是東方的花卉風與一個民俗陶像,下方還用印刷字體寫著「美麗的安琪兒」,整體看來新穎而和諧,蠻美的啊!

7.史休芬奈克的工作室(Schuffenecker’s Studio)

這幅是高更少有的「全家福」畫像,畫中左邊立著的是他常去借宿打擾的好友,而右邊則是他的悍妻,早就對高更不時來擾超級不耐了。高更畫出了好友總是要看老婆臉色的無奈姿態,與悍妻強勢尖刻的神情,典型的女強男弱組合。

8.有黃色基督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Yellow Christ)

1889年高更從亞爾逃回巴黎後,還是選擇到布列塔尼生活作畫,這段期間他畫了「黃色基督」以及「有黃色基督的自畫像」。從「黃色基督」就可看出高更用色恣意大膽,啟萌了後來的「野獸派」。這幅自畫像以他的作品「黃色基督」與像巫師般的陶製面具為背景,高更立於其間,窄額曲鼻薄唇長下巴,盯視著我們,是否意指他的一生在亦神亦巫、文明與原始間擺盪不已。

9.歡樂紅狗(Arearea. Pleasantries)

1891年高更來到了他嚮往的原鄉大溪地,他在這裡汲取自然原始的養分,創造出風格強烈的原民風繪畫,畫風終於自成一格。他用對比強烈且濃郁的色彩以及色塊平塗技法,畫出一幅幅野性的力與美。

10.她們發亮的金色胴體(Their Glowing Golden Bodies)

高更一到大溪地就急於脫去文明的束縛,畫出充滿野性魅力的胴體,畫面人物流露出自然真樸又黝暗神秘的氣息。這裡的毛利人絲毫沒有文明教化下的世故作態,臉上保有原始人的蠻性與動物般的警覺性。

11.薇魯瑪提(Vairumati)

高更第一次到大溪地待了兩年多,因花光了積蓄,就急著帶著這裡的成果回巴黎舉辦畫展籌錢,豈料人們覺得新奇,但並不佇足,接下來的兩年更是衰事不斷,讓他下定決心逃離文明,再也不回來。1895年高更再回到大溪地,已沒有初見時的悸動,他感到沮喪且絕望,寫下「如果我不是失敗者,也一無所有」,且覺得「我到大溪地真的是一趟瘋狂、悲哀、爛透了的冒險」,這段時間他自殺未遂,但也創作不斷。這幅Vairumati充滿野性的魅惑,她坐在像是有金框的座椅上,光芒四射,旁邊一隻白鳥腳踩牠獵捕到的蜥蜴,一幅欲望與死亡並立的畫作,高更後期的畫風十足的象徵主義。

12.白馬(The Whtie Horse)

這幅名為「白馬」的畫作,名不符實,畫裡低頭飲水的明明是匹綠馬,而且樹幹是深藍色,這幅畫有感動到我,高更繪出原始的美好,是一處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雖然大自然中有各種衝突的存在,但又是這麼出奇的和諧自在,充滿著不可言喻的生命力。後面兩個騎馬離開的毛利人,一副不知去向,我就當是高更的寄寓:從文明出走,回到心之所向的原鄉,在這裡到哪兒都好。

2024 年 1 月 26 日 2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我是社畜該怎麼辦?-5(最終回)

by 老燕 2024 年 1 月 21 日
作者 老燕

「我是社畜該怎麼辦」系列已近尾聲,再怎麼提醒都覺得不夠。深深覺得老莊思想在當今內卷橫行的世界,是個解方。如果能好好運用前四集建議的:不要忘記你的名字、內直外曲、心齋/放空與檢視你被什麼宰制的進退之道,再加上今天最終回的絕招「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應該能在職場上永保安康。

這次,莊子又虛構了一個工作困境,這是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他前去請教孔子:「楚王派我出使齊國,責任重大。齊國對待使者總是表面恭敬而辦事拖延,我很惶恐…早上接到出使的命令,晚上就要喝冰水解熱,真的是憂心如焚啊!」

孔子為他開解(again又是莊子藉孔子發聲),一開始先搬出天地間無所遁逃的兩大法則,一是命也(天性),一是義也(義理),前者如子女愛父母,是天生不可解開的連結;而義理講的是臣子侍奉國君(下對上),要「不擇事而安之」(無論任何事情都做得妥妥貼貼),這樣就算是盡忠的典範。

德的極致

到這裡講的是「忠孝」二字,正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但接下來莊子開始歪樓借孔子說出道家的核心思想,解釋忠孝之外,什麼是「德」的極致。

儒家的德是指「品德修養」,道家的德是「上天賦予人的天性,與生具有,無須作為」,這是截然不同的「德」,因為如果是儒家的「德」接下來就要請出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之道)五常(仁義禮智信);但若是道家的「德」,就是要你直接躺平、無為就好。前者要你奮發向上,後者要你不逆勢而為。

現在大家終於比較清楚為什麼整個社會是朝內卷發展,競爭到沒辦法再上一層樓只好開始內耗,這樣的始作俑者是什麼了?如果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而獨尊「道」術,那今日我們社會的景觀應該會大不同,大概只有緜延的樹海,大家要做的只是選擇在哪棵樹下躺平最開心!哈!這當然是世外桃源/理想國/烏托邦,只存在人的想像裡。人類的文明要往前發展,只好不斷地奴役著人類到野蠻的地步!

形勢比人強

回到莊子借孔子要來開解葉公子高這段,也就是忠孝(事君事父)大法之後呢?接下來要做的是「自事其心」(修養內心),要做到什麼地步呢?「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不受悲喜情緒的影響,知道困境當前,無可奈何而能安心去做,這就是德的最高境界了。

這段充分表現出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分野,如果是孔子本尊開解,那一定是要人「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才是儒家本色;相較下道家卻是勸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前者是已知不可行了,還是拼了命要挺身向前;後者是知道不可行了,無為就是了,注意道家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逆勢刻意作為。

面臨逆境時,這時往往形勢比人強,例如你是位階較低的社畜,面對的是老闆、職務要求、時間壓力…這些都不是你能改變的「形勢」,你日日被這股力道推著前進,這就是所謂的「不可奈何」,這時要用儒家?還是道家?用儒家你必須發憤圖強去改變外界,這時內心與外界是對立的,大多數人陷於外界無法改變而內心焦燥不安,因為你想改變但又改變不了,內心產生矛盾。

無為到底

這時道家會怎麼做?道家所有的前提都是天地間冥冥中自有運行的規律,也就是「道」,你可用科學的解釋理解為「自然律」,也可用宗教的教義想成是「上帝/真主」,或是坊間的說法「命運」。總之,道家從不覺得這樣的「道」是可以改變的,如老子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謂「不仁」意指一視同仁,絕對的鐵面無私,所以不是能不能改變的問題,而是「不可能」改變,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道家發現宇宙間有「道」這個支配性力量在運作後,奉之為規皋,但人類自認為萬物之靈,以儒家為例,就是埋頭相信人類向善向上的潛能若激發出來,一定能改變天下。但道家深知沒有改變天下的可能,以「無為」應萬變,因為若是順勢時,就是沒怎麼作為(無為)也是水到渠成;但如果是逆勢,那更不要刻意而為(無為),因認識到當下是無可奈何,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與外界對抗,那也就無敵了!因為不跟自己內在為敵、不與外在為敵,這就是「安之若命」。

你可能會說,道家好消極認命啊,憑著「無為」一招到底!我也只能言盡於此,就看你要不要認識這世界有沒有「道」理,如果認識且相信了,你自然就會「無為」且「安之若命」了。

2024 年 1 月 21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我是社畜該怎麼辦?-4

by 老燕 2024 年 1 月 16 日
作者 老燕

上一集提供用心齋/放空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鼓勵大家在習於加足馬力前進的奔馳人生中,改排空檔,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體驗一下什麼是毫不費力自然的活著。當你不時會放空或排空時,你就懂得運用大自然賦予你的自我療癒力了。不是只有百貨公司在週年慶時要大清倉,人也要適時的大清倉,下次才能買更多(不是啦!用道家的思惟,清出更大的空間,才能與自然運作的法則與自己的本性相合)。

螳螂、養虎人與愛馬人

現在讓我們從虛靜空無之中回到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接下來莊子又要用他善長的寓言故事,來告訴我們社畜面臨的環境可以有多凶險。

莊子在「人間世」篇又虛擬了一個情境,這次是魯國賢人顏闔獲聘要去當衛靈公太子的老師,衛靈公是出了名的昏君,行前顏闔惴惴不安地去問衛國大夫蘧伯玉,他該如何自處才能自保?

蘧伯玉深知顏闔的難處,他用三個比喻,讓顏闔能以圖像式思考領會他會面臨的處境以及應採取的進退之道。

第一個比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螳臂當車」。蘧伯玉說:「你有沒有看過那奮力舉起手臂想去抵擋車輪的螳螂,牠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無法勝任,這是牠高估了自己。要小心謹慎啊!如果你過於炫耀自己的本領而觸犯到暴君的顏面時,那就危險了。」

第二個比喻是以養虎人來提醒顏闔。蘧伯玉說:「你沒看過那養虎的人嗎?他不敢拿活的動物給老虎吃,怕會激起牠殘忍嗜殺的天性;也不敢拿完整的動物去餵牠,怕牠撕裂動物時會凶性大發。」由此,他提醒顏闔要學養虎人,觀察老虎飢飽的時候,順著牠的喜怒之情加以引導。如果能順著老虎的性情,牠就會取悅飼主。反之,如果違逆了牠的性情,老虎就會傷人。

第三個比喻是把顏闔比成愛馬人。蘧伯玉說:「愛馬人小心翼翼用竹筐盛接馬的糞便,用大貝殼接馬的尿尿。看到有蚊蟲叮咬馬時,出於疼惜出手拍打蚊蟲,結果讓馬受到驚嚇,當場咬斷身上的銜勒,踢傷愛馬的人。愛馬人本是要為馬除患,卻適得其反,怎能不謹慎行事?」

你被什麼宰制?

讀莊子真的會佩服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雄辯滔滔的說服力。看到沒,他以螳螂、養虎人、愛馬人來比喻顏闔可能犯的三種錯誤。第一種錯誤是「螳臂當車」,高估自己,錯估情勢,炫能的結果是直接被車輪蹍壓過去。第二種錯誤是不識「伴君如伴虎」,所以要順著老虎的性情,避免誘發老虎殘暴的那一面。第三種錯誤是順從得太過,可總有百密一疏時,那時就要小心反撲的力道。

在職場上,我們社畜就跟顏闔一樣是居於被宰制的一方,被什麼宰制?老闆?永遠至上的顧客?快速升遷?薪資獎金?權力地位?好名聲?…看你看重在乎什麼,你就被什麼所宰制,那樣或那幾樣東西就是你的boss。在莊子的寓言故事裡,分別以車輪、老虎、馬來比喻。車輪代表遠遠超乎個人之上的結構性力量,如階層組織、升遷管道、薪資結構等,是大到讓你去挑戰就有如「螳臂當車」;老虎意味如果你違逆了你的boss,當然會遭殃;馬則有如果你對boss太屈從,也有可能會讓草食性動物一朝轉性的。

一言以蔽之,不要過猶不及,道家的處世之道是一種「處中」或「混同」,如同蘧伯玉一開始跟顏闔建議的:「如果他像嬰兒般無知,你就跟他一樣無知;如果他做事無拘無束,你也表現得無拘無束;如果他放蕩不羈,你就跟著放蕩不羈。」

請注意,顏闔要面對的是一個昏君/暴君,祝社畜們碰到的boss都比顏闔的好!

2024 年 1 月 16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我是社畜該怎麼辦?-3

by 老燕 2024 年 1 月 11 日
作者 老燕

上一集提供「內直外曲」以及如何做到「內直外曲」的3個秘笈(錯過者請點看這裡),很多社畜覺得有些可用,但都跟我抗議,這個顏回想出的方法,在孔子眼中只是能「無罪免死」,但我們社畜早已來到深知「打破要賠」這個等級了,只能「無罪免死」這樣的提議未免也太不給力了!

所以本集將有請孔老夫子出馬,看看他給顏回什麼寶貴的建議。在這裡要說明,這個故事是莊子虛構的孔門情境,所以真正出主意的人還是莊子。

敢問心齋

接下來,顏回跟孔子說:「除了內直外曲,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了。請問老師我該怎麼做?」結果,孔子跟他說,世間哪有這麼容易的事,你先齋戒,我再跟你說。可憐的顏回,平日已「一簞食,一瓢飲」,他說:「我家境貧寒,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吃肉也沒飲酒了,這樣算得上已齋戒了嗎?」孔子立刻糾正他,不是祭祀時進行的齋戒,而是要「心齋」。顏回:「敢問心齋?」孔子說:「如果能專心一志,不用耳朵去聽,用心去聽;不用心去聽,用氣去聽。能夠處於虛靜的狀態,這就是心齋。」顏回果然是「聞一知十」的頭號弟子,他請示:「我在不懂得這個道理前,實實在在的感覺我自己的存在;在懂得這個道理後,發現自己未曾存在,這樣可說是處於虛靜的狀態了嗎?」孔子稱許他,這樣已完全掌握心齋的精髓了,接下來只要「入則鳴,不入則止」,意思是意見能被採納就發言,意見不被採納,就保持沈默,這樣就差不多了。

心齋誰不會啊?

到這裡,應該有很多問號了吧!老莊思想果然玄之又玄,做不到也就罷了,還不知道到底在說什麼。沒錯,那是因為我們的思考習慣是建立在儒家積極進取的經世致用之道上,本系列雖不是要跟儒家思想唱反調,但在進入道家的思惟前,請先「心齋」。

你可能會說,怎麼「心齋」啊?不用耳朵聽、不用心去想、只剩下呼吸,來到一個虛靜的狀態,而且最好還能忘掉自己是誰,這是什麼東東啊?我敢保證,你會而且你不時就在心齋。

「心齋」簡單說就是大家常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自然就在做的「放空」。你是用耳朵聽、用心進入「放空」的嗎?放空時你腦袋空空,發呆出神,不就是處於一片虛靜之中?這時你還會想起你是某某某嗎?

心齋生而知之

你會「放空」是有人教過你,你是學才會的嗎?也就是儒家說的「學而知之」?由於大家都這麼想:「放空誰不會啊?」接下來的類比有些不倫不類,但還是可以這麼說:「放空就跟放屁一樣,有需要學嗎?」 因此,爸媽、學校、電視、網路、遊戲機都沒教過你如何放空,但你就是會,而且常常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在放空了,這就叫做「生而知之」,而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你自然而然就會的「放空」,被孔子誇獎是最棒的了!

簡單來說,儒家思想是「加法」,道家思想是「減法」。儒家是要你學你不會的,結果你學會你所不會的,但是把原本不需要學而你會的給不會了,常常是因為那樣有礙學習,不利上進;而道家要做的事,就是問你:「你累了嗎?」我們先把你後來學會的放在一邊(既然你已經學會了),回復到你不需要學原本就會的,如放空。

放空有什麼好處呢?當你放空時不但身體徹底放鬆了,還可以讓不時在運轉的心與腦暫停一下,這樣有助你reset(重新整理)。當電腦混亂或空轉時,按下「重新整理」鍵就有助恢復正常運作。當你覺得跟電腦一樣混亂或空轉時,請進行心齋/放空,此舉就相當於按下人與生俱有的「重新整理」鍵,放空後心神會更敏銳清晰,不妨一試。

Dear社畜們,由於加法與減法是小學程度,大家已出社會工作了,工作上,該用加法時(做事)就用加法,該用減法時(心齋/放空)就用減法,加減工作過日,C’est la vie!

2024 年 1 月 11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
  • 9
  • 10
  • 11
  • 12
  • 13
  • ...
  • 16

關於我

關於我

老燕飛起

Hi,我是老燕,一個喜歡研究自己、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 向來對童話、神話、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透過網站分享出來,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 另外,我還熱愛旅遊、藝術、音樂與料理,也在這一併分享。

Recent Posts

  • 致親愛的讀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8(最終回)

    2025 年 4 月 7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7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6

    2025 年 3 月 2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5

    2025 年 3 月 17 日

Categories

  • 故事 (69)
  • 旅遊 (16)
  • 藝術欣賞 (8)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首頁
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