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
作者

老燕

老燕

angry face illustration
故事

你白目嗎?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19 日
作者 老燕

回想一下,最近有沒有抱怨某某人或自己很白目?雖然有些人自我中心強,是比較白目些,但白目除了是特質外,更是人人都有可能會誤入的情境,例如搞不清楚誰是誰、什麼是雷區、當下的氛圍等等,凡是「狀況外」,都可說是犯白目了。

希臘神話中的福來吉亞國王麥達斯(Midas)常有麻煩事,就是美事一樁也會被他搞砸。他有一大片玫瑰園,一天酒神巴克斯的老師賽倫諾斯(Silenus)喝得不省人事,脫隊臥倒在麥達斯的玫瑰園。麥達斯發現後,熱情款待他十天。後來賽倫諾斯帶著麥達斯去找酒神,酒神看到老師歸隊很高興,答應實現麥達斯的任何願望。麥達斯毫不考慮就許願要他碰過的東西都變成黃金,酒神也允諾他。結果高興不到一天,麥達斯發現他要喝的水、吃的食物都變成黃金了,這才又餓又渴地跑去求酒神收回他的點金術。後來,當然要命不要錢,麥達斯只鍍了一天的金。

點金失敗後,他心灰意冷的跑回鄉間住,打算不問世事,這也就罷了,他竟改插手神明的事。太陽神阿波羅和牧羊人的神祇潘(Pan)進行音樂技巧比賽,麥達斯為裁判之一,其他裁判都「有眼有耳」,把勝利歸給阿波羅,只有白目的他認為潘技高一籌,判定潘應該勝出,還與其他裁判起爭執,就這樣得罪了太陽神,阿波羅一怒之下,把麥達斯的耳朵變成了一對驢耳,斥責他音痴一個。

白目一詞源自閩南語,意指只有眼白沒有瞳孔,相當以前罵人「有眼無珠」。這樣的形容很微妙,並非罵人眼睛瞎了看不到,而是一種有看沒有到。白目譯成英文很貼切的一個譯法是clueless,比較中性,意指並非沒看到而是找不到線索,也就狀況外了。

所以「看到」這個詞是有多層次的,不是一看一切真,而是一種英雄所見「略」同,是大致相同,其中不同的就包括了雖看不到但應該看到的,但如果找不到「應該看到的」線索,沒錯,那就是白目了。

撇開視力不說,那為什麼面對同樣的人事時地物,有人看到,有人沒看到?顯然我們在「看」的時候不只運用到眼睛,還要配合察言觀色、辨別身分地位、聞聞當下的氣味,然後還要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凡見人說鬼話,就白目了。所以罵人「白目」的背後,是我們的社會文化自有一套什麼是「識相」、「得體」、「合宜」等看不見的判準,凡是沒掌握到這個判準線索的人就是白目的表現。

最近一名來台一年的香港網紅,拍了一支短片,片中與來台生活工作已十年的另一名香港人對談。他們影片的標題是「台灣人好假」,他們抱怨在台灣講話就是不能直接,台灣人不說「不要」而是「先不要」,不說「不好」而是「還好」或是「比較不好」,也就是表達都很「委婉」,直接說就是──很假!

說實話,剛看到標題時覺得很刺眼,明明外國人都說台灣人很「友善」,為什麼他們要把「友善」說成「很假」,但聽他們訴說的內容又忍不住一路笑,都是事實啊!在他們看來很奇怪,又不是另有所圖才這樣說話,害他們要處處小心不要傷到台灣人的玻璃心。看了這支影片後,有些恍然大悟,我們的日常生活對直白的容忍度也太低了,也可以說是集體對不白目的要求也太高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感到白目無處不在,不管是別人的或自己的。

2023 年 10 月 19 日 0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旅遊

埃及深度之旅八大主題(下)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16 日
作者 老燕

主題四:騎駱駝進努比亞村

努比亞村位於上埃及,所以是尼羅河的上游,他們的膚色黝黑很容易與埃及人區隔。古時他們與埃及不同國,因國力弱小,只有挨打進貢的份,不過等到後來埃及不斷遭外患襲擊,國力變弱,努比亞人也曾占領過埃及,所以埃及史上也有幾任黑人法老。現在努比亞村已觀光化了,搭著風帆來到這裡可樂遊個半天。

我們的導遊在接近努比亞村時,用空杯舀了尼羅河水生飲,他說這裡是尼羅河的上游,河水清澈,所以水質純淨甘甜。

一上岸,就是尼羅河的觀光市集,就跟我們的老街很像,紀念品商店林立。

到努比亞村最開心的事是騎著駱駝進村,駱駝隊就在岸上迎接我們,一隻隻駱駝前腳跪立,登上後等牠起身站起來,好高啊,有200公分吧!很是驚人!

騎駱駝會感覺在駝峰間上上下下的,有種顛簸感。

駱駝溫良,騎了二十多分鐘,順利抵達!

努比亞村已觀光化,村裡每座民宿都五顏六色,各有特色。散發出濃濃的文青味。

這裡的民宿常養鱷魚,可別以為他們養鱷魚是要拿來做鱷魚包,埃及是祭祀鱷魚神索貝克,所以是把小鱷魚養大後,再帶到尼羅河下游放生。

在這裡有安排到學校上努比亞的數字,當一日的小學生。

主題五:瘋玩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大的荒漠,總面積與美國國土面積相當。可別以為沙漠只有連緜不盡的沙子,在撒哈拉沙子占30%、礫石占70%,觸目所及有沙丘、岩漠、礫漠、泥漠等像石頭山的小山丘,且顏色豐富有黃、白、 黑、綠、紅五色。快,跳上四輪傳動吉普車衝沙去!

衝沙與飆沙有別。在杜拜,因沙子是軟的,吉普車飆上沙丘頂再快速滑下,是飆沙。但在石頭山處處的撒哈拉沙漠,吉普車衝上的是質地堅硬的礫岩,再利用加速度衝力在礫岩頂上騰空再落下,可想而知,衝沙比飆沙刺激多了!值得來這裡放聲尖叫!

衝沙前,車子原地加足馬力,以飛快的速度衝刺,務求到頂時能騰空飛起再落下。

沙哈拉的沙漠有閃閃發亮的細沙,還有質地堅硬的礫岩等石頭山。

來撒哈拉沙漠別錯過爬山丘,因質地軟硬兼具,赤腳踏在沙地上,可體驗不同的沙漠質地。別忘了裝把沙子帶回去,是真正的金沙耶。

登到吉普車上留下御風而行的照片吧!

也可留下從沙地躍起的驚天一跳。

在沙漠還可欣賞到奇景。如海市蜃樓,因太陽光折射,這片水池是折射出的幻影,一路上還以為水池就在不遠處,好安心。其實不存在啊!

沙漠裡,神奇地立著一棵樹,這一定是棵堅毅耐旱的樹,蔚為奇觀。

因缺乏水分,樹葉都呈針狀,但還是如此茂盛。

接下來,一起走訪在撒哈拉沙漠浪居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據說埃及境內還有70多萬的貝都因人,他們居無定所,以大漠為家。這是他們用草編的臨時住屋,小女孩幫忙磨麵粉,媽媽烤著烤餅,他們要以傳統美食招待我們。

喝著他們自製的草藥茶。

晚上邊吃沙漠美食,邊欣賞肚皮舞。

主題六:紅海渡假村躺平

在參觀金字塔、神廟時,常常得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來到紅海的渡假村,終於可以過上樹獺的慢活了。找一處喜歡的地方直接躺平,或是跳到紅海裡泡泡水,或在泳池飄浮,這裡還有油壓,一整個就是要讓你酥麻鬆。

直接臥躺在沙灘椅上打個盹,快活似神仙。

這裡的游泳池水質清澈到光看就很享受了。

若可以早起,拍張紅海的日出留念,橘紅色的霞光滿天,是名符其實的紅海啊。

主題七:閒步老開羅

進入到開羅市區,要有心理準備,車行處塵土飛揚,到處塞車且喇叭聲不絕於耳,街頭兩邊的房子看來多有百年歷史,真的是進入到歷史古城。

圖左是老開羅東部11世紀的薩拉丁城堡,當時是為了抵禦十字軍東征興建的堡壘。

城堡裡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完全仿土耳其的藍色清真寺,美倫美煥!

這兒居高臨下,可俯瞰開羅市,開羅因清真寺林立,有「千塔之城」的美名。

開羅的科普特老城區是很多基督徒來朝聖的地方。當年希律王怕剛出生的耶穌日後會成為王,要屠殺城裡所有的男嬰,聖家族接獲天使的指示逃到埃及,約瑟、聖母與聖嬰曾在這兒的地下住所避難。科普特區也就成為開羅回教聖地中獨樹一幟的基督教區。

懸空教堂也被稱為聖母瑪麗亞教堂,有很多聖母的鑲嵌壁畫。

這裡即是聖家族曾藏匿的地下室,左側就是安置聖嬰的搖籃處。

主題八:埃及國家博物館開眼界

雖然把埃及博物館列在最後一個主題,但這裡可是埃及古文明的精華所在,是參觀埃及的重中之重。只不過這個博物館的規模早就追不上埃及出土文物的進度,所以從2019年起每年都說要開幕的大埃及博物館將會取而代之,屆時圖坦卡門5000多件的陪葬品就可面世了,大家可拭目以待!

粉紅色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只有兩層樓高,但十幾萬項的古文物已讓你目不暇給,大歎只能走馬看花。

鎮館之寶是圖坦卡門的黃金面具,但不能拍照,只有以他的「卡」替代。古埃及人相信人有兩個靈魂,一個是「卡」是生命力,一個是「巴」就是俗稱的靈魂,而葬儀首重卡,因人死後可靠卡重返人間,而且祭祀的供品也是要讓卡吃飽飽後重生。

圖坦卡門的陪葬品座椅,可見古埃及的工藝技藝已達顛峰。

另一大參觀重點是與木乃伊相關的文物。圖左是製作木乃伊的手術台,木乃伊可不是繃帶包一包,而是有著極精密的手術過程。

手術過程包括要摘除肝肺腸胃四個器官,接著分別裝入卡諾皮克罐保存,復活後才能又是一條活龍。

人形棺的下層是木乃伊,看時還是會覺得毛毛的!

埃及的繪畫是敘述式的,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這個鐵灰色的石板敘述第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那摩爾法老的偉大功績:他英勇的抓起敵人的頭髮,後面的隨扈幫他提鞋,右邊有六朵花,代表他殺敵六千!

古埃及的建築獨步「地球」,這裡陳列的是蓋金字塔等建築使用的工具,都是人類迄今仍在使用的工具,不能歸功給外星人。

出土的手術刀,證明埃及在西元前四千年就已有外科手術。

雕像類的古文物也是多不可數。圖左雙目炯炯有神又散發出書卷味的是古埃及的第三號人物書記官。古埃及也跟我們一樣相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長無不希望孩子日後能當上讀書寫字的書記官。

這是出土的古夫法老雕像,僅7.5公分高,他有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與最小的雕像。

看來就是「滿腦肥腸」的古埃及第二號人物祭司。古埃及史充斥著各代法老要鬥倒盤據地方勢力的祭司的鬥爭史。

公認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圖摩西斯三世,他統治時的埃及版圖最大,國力強盛。

貴族與貴婦的雕像,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的眼珠子是用水晶做的,超逼真!

也有平民百姓的雕像。穿著入時的妙齡女子頂著供品準備到神廟去祭拜神明。

天啊!終於還是有整理完12天埃及遊記的一天!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希望這篇文章有助你化感動為行動,就去埃及身歷奇境吧!

2023 年 10 月 16 日 2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亞當與夏娃吃禁果的後果
故事

亞當與夏娃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14 日
作者 老燕

 要了解人類的源起,我們一定要來好好讀讀這個流傳最廣、影響力最深遠的故事。

創造

〈聖經〉的「創世紀」描述了神如何用地上的塵土以及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第一個人類亞當,然後又用了他的肋骨造了世上第一個女人夏娃。接著神在東方的伊甸造了一個園子,將世上第一個男人與女人安置在這裡。這裡有各種結滿果子的樹,重中之重的是,其中還有生命樹與分別善惡的知識樹。而神特別叮囑亞當,園中任何樹的果子都可以隨意吃,但不可以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因吃之日必定死。

轉折

原本亞當與夏娃可以在伊甸園過著園中無甲子、無憂無慮的日子,但故事急轉直下,發生了蛇誘惑夏娃吃禁果,夏娃還拿給亞當吃,而神立刻發現他們違背禁令,接著很快的做出懲處的決定。

首先,受罰的是受誘惑的女人,神懲罰她要增加她生育的痛苦,且必須服從丈夫。

其次,神處罰背叛的亞當,詛咒他必須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且必汗流滿面才能糊口,直到回歸塵土,才能息了世上的勞苦。

然後,神把他們趕出伊甸園,不再讓他們過著躺平的日子,而是要在塵世間生兒育女、辛苦勞動才能存活。

最後,神因人類已跟他一樣能分別善惡,不能再讓他們享有跟神一樣的得永生,因而在通往生命樹的路上設置路障,防堵他們吃生命樹的果實而長生不死。

當神跟亞當下禁令說他吃禁果之日必定死,其實是在恫嚇他,如同蛇誘惑夏娃時,勸說她你們不一定會死,而是你們吃了就能跟神一樣知道善惡。所以人之會死不是因為吃了禁果,而是上帝阻絕人吃生命果才會死。

原罪的來由

這個偷吃禁果的事件讓人類世世代代都揹負「原罪」的罪性,人一出生就因此原罪過著受罰的一生,且最終還不免一死。

很多不是基督教的信徒無法接受遠祖犯罪,而如一張白紙的新生兒卻一出生就帶罪,不知罪性何在?

讓我們回到夏娃與亞當吃下禁果後所發生的事。

「他們二人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吃下知識果後,最先發生的改變是他們的眼睛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之前的章節有特別提到夫妻兩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但吃下知識果後,他們看到了自己赤身露體,羞恥感油然而生,連忙以無花果樹的葉子圍裹自己。

這裡眼睛明亮了,意味亞當與夏娃有了「看」的能力,這是知識的重要根基,有看者(主體)與被看者(客體),以及心靈起作用(知道),繼而萌生感覺(羞恥感),並做出行動(圍裹赤身露體)。經裡的這四句話其實是標示人類是如何從自然人(赤身露體也不羞恥),經吃了知識果(有了知見),而蛻變成文明人(赤身露體要遮掩)。

罪在:自然VS.文明

至此,亞當與夏娃已失去自然的、一元的、統整的自然之身,吃下知識果後,原始自然的本能由懂得分別的心靈取而代之,無法再與神所造的其他萬物一樣渾然不覺、不假思索地活著。 取得知識,如經上所說的是一種能分別善惡的能力,這代表進入二元對立的世界,不但是自身有了主客的二元對立,外境也有了善惡好壞的二元分別,原本是一且與自然融合的樂園,在知識的介入後,人也開啟自然vs.文明的永恆衝突。

說實在的,人之所以被逐出樂園,並非違背神的旨意受罰所致,而是吃下知識果的「後果」,那無花果的葉子其實是文明的第一個象徵,更標示著人類從此失去樂園。所謂「原罪」的罪性是來自於人類代代相傳的文明,經由語言文化系統鋪天蓋地的影響每個人的一生。

至於文明何罪之有?這也是我們千百年來想揭開的身世之謎。

知識的苦果

哦,我差點兒把扮演臨門一腳的蛇曬在一邊,牠也被罰了,千古來,牠被指控犯的最大的罪是誘惑夏娃,尤其,牠最動聽的話術就是:「你們吃了就會跟神一樣」,所以歷來認為人犯最大的罪是想跟神一樣的驕傲心理,但經裡有解釋夏娃之所以會有吃禁果的蠢動,純粹是因知識果看來好吃且好看,又能讓人變聰明,她壓根沒想過要跟神一樣,也沒想到要有分別善惡的能力。那是一定的,在吃知識果之前,她真的是沒有分別的能力,就是名符其實的無知啊!

至於神的懲罰,有一點絕大多數人一定能感受到,即使人類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科技社會,人還是要辛勤工作賺吃,這一點從古至今一點都沒變。不管你是藍領還是白領,這會兒總算知道什麼是遠祖犯罪,代代受罰了吧!

看來可口誘人的知識果,還真的是「苦果」啊!

回到首頁

2023 年 10 月 14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a large sphinx statue in the middle of a desert
故事

謎中謎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11 日
作者 老燕

回想看看,你有沒有抱怨過「都沒有人了解我」!

這句話還真弔詭,因為當我們說「沒有人」時是不包括自己,而這句話能成立的前提又是「我是了解自己的,只是沒有人了解我」,但你確信你了解自己嗎?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你又能怨人了解或不了解你哪個部分。又如果連你都不了解自己了,那真的是「沒有人」有可能了解你。

希臘的底比斯城被一隻守候在通往該城要道的怪獸封鎖住了,這隻叫史芬克斯(Sphinx)的怪獸蹲在巨石上,攔住每個路人,要他們回答一道謎題,答出來才放行,答不出來就被她吃掉。

謎題是:「什麼動物早上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晚上用三隻腳?」著名的悲劇英雄伊底帕斯(Oedipus),因神諭說他將弒父娶母,為阻止悲劇發生,他逃離家鄉,在路上碰上史芬克斯。

當史芬克斯聽到伊底帕斯答出正確答案「人」時,當場從巨石跳下殞命,底比斯城終於脫困了。該城接連遇上國王不明原因在路上被人砍死、然後就有史芬克斯之亂,因而王室宣布如果能解出史芬克斯謎題的人,就能繼承王位並娶王后為妻。這下原是路人甲的伊底帕斯成了底比斯的大英雄,好不風光。只是這時沒有人知道他正因此落入命運的陷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弒父娶母。

史芬克斯有著女人的頭及胸部,身體像牛或犬,有著獅子的爪、龍尾巴及鳥的雙翼,本身就是個謎。史芬克斯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掐住喉嚨的人,她扼住人生命的要害,象徵掌握生死大關。而她蹲伏在巨石上彷彿是在把守一個關卡,這個關卡是一道謎,代表人可能永遠不得而知的終極意義。她攔住每個生命過客,沒有人能回答出來,表示人不是在「不明究裡」就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狀況下,生命就結束了。

這個謎將人由幼而壯及衰的生命歷程描繪出來,顯然是關乎存在本身。但人活在世上多只跟著社會文化界定的一套「人軌」前進,少反觀自己,不識這個「本來面目」。

伊底帕斯回答得出來,表示他對存在本身有鑒照反觀的能力。他不只看到人的社會文化面具,也看到人身為自然人的一面。神話塑造他犯下弒父娶母此等人文律法所不容卻是自然常態行為,意味他對人身為自然人與文化人所面臨的永恆爭鬥有所洞察。在此,人面獸形的史芬克斯亦是社會人與自然人的結合體,這個謎中謎的答案昭然若揭。

最後伊底帕斯刺瞎自己的雙眼,以此懲罰自己的罪行。這裡的眼盲在表層意義來看,固然是他昩於自己犯下弒父娶母的重罪,但深層意涵卻是對人類「視而不見」自己存在困境的深刻嘲諷。

伊底帕斯「看到了」人存在的意義時,卻「看不到」命運正伸出的黑手。等他看清了自己的命運了,卻已「看不見了」。什麼是眼明、什麼是目盲,什麼是了解、什麼是不了解,就是這樣糾纏不清。

2023 年 10 月 11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selective focus photography of bird flapping wings
故事

鯤鵬之變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9 日
作者 老燕

最近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舉行下水儀式,是國防上的一個哩程碑。這次命名為「鯤」果然是取自莊子的「逍遙遊」典故,軍方說明,台灣四面環海,屹立太平洋上,有「鯤島」之稱,「鯤」也有巨大、隱匿不易察覺,動靜皆難以掌握之意。

什麼東西可以既巨大又隱匿呢?潛艦要有軍艦般的雄偉,又要能隱密地潛伏於深海中。現實中,是有這樣精密的高科技存在,但一般的物呢?

大而隱應該不是實體,而是如莊子所描繪的,是一種境界。

莊子在他的開篇「逍遙遊」中,一開場劇力萬鈞,完全不輸給21世紀的科幻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光是以幾千里、幾千里計,就非得用到特效不可。接著,從深海中暴衝上凌霄,海空運鏡加上剪接也就罷了,還要從大魚瞬間轉換成巨鳥…也難怪連莊子的好友惠子都說莊子說的話「大而無用,眾所同去耶」,大家都搖搖頭走開了。古人殊不知,兩千多年後,真的看得到這樣的開場,而且還會讓眾人屁股黏在椅子上,屏息以待哩!

接下來,還是有十足的噱頭,如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但有一處伏筆,因為鵬要往南海遷徙是要等到六月颳起的大風,才能騰空到九萬里的高空上御風而行。

這時鏡頭切換到迪士尼世界,一隻蟬與一隻小鳥就在那兒八卦:「我們拍拍翅膀就飛起來了,碰到樹木就停下來,有時飛不到枝頭,落到地上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萬里的高空,才往南飛去呢?」

在牠們眼裡大鵬鳥是「大而無用」,但接下來莊子會為鵬辯護:「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分別,蟬與小鳥怎能理解大鵬鳥的世界呢?

莊子是有萬物一體(齊物)思想的人,並非嫌棄蟬與小鳥的小,只是藉牠們比喻「世俗的看法」,莊子的逍遙遊就是要長這麼大與飛這麼高,才逍遙得起來,不然飛起來碰到樹木就不能再飛高了,如何逍遙?

事實上「鯤」是指魚卵,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魚了,是要累積多少日月精華才能在大海中長成幾千里的大魚,然後再掌握關鍵時刻,一次從海裡躍起衝天並由大魚突變成了大鳥?在沒有特效的古代,要能由極小而極大且一飛沖天又變身,靠的就是日復一日的厚養積累(鯤變成大魚),才能跳脫原有的侷限(大海),然後掌握時機(由海騰空)並脫胎換骨(魚變鳥)而成其大且成其功。

所以,莊子並不是世上第一個躺平族。鎮日做白日夢且忘己無為,他之所以能有超前兩千年的視野與想像力,來自於他逐日積累的內在功力,只是這樣的內力不為他那個追求功名利祿的時代所理解,緃使在拜金的當今,大家還是寧可進電影院看,而不會跟隨他的遠見。

對了!鵬飛萬里就是逍遙遊了?莊子真的很有21世紀精神,他在前面留了伏筆,然後在續集才有闡明這還不算最逍遙的,因鵬還在「等待」六月的風,在莊子眼裡任何有所「待」,也就是還要有「依憑」、「依靠」的都不是真逍遙,最後他舉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至逍遙境界,讓我們開開眼界。

沒關係,莊子畢竟非我族類,只有超凡入聖才逍遙得起來!我們先專攻第一集,光這集就可能要修練個幾輩子吧!

2023 年 10 月 9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旅遊

埃及深度之旅八大主題(上)

by 老燕 2023 年 10 月 7 日
作者 老燕

走!今天來去埃及!你一定期待會看到金字塔、神廟、壁雕、法老神像…,但不只有這些古文明,埃及遠比你知道的還好玩!埃及除了有獨步世界的偉大建築,還有風情百種的尼羅河巡航、文青色彩飽滿的異國村落、令人歎為觀止的撒哈拉沙漠、讓你徹頭徹尾放鬆的紅海渡假村…。為了不讓你眼花撩亂、走馬看花,以下將分成八個主題,帶你深度探索埃及多面向的多元玩法。請繋好安全帶,出發!

主題一:必看必爬金字塔

到埃及看完金字塔回來時,腦中千萬不要只有三大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這樣就辜負千里走這麼一趟了!建議要飽覽金字塔,首先不能錯過的當然是吉薩區的三大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接下來要去看金字塔的發展史,這裡也有三座金字塔要尋訪,這是證明為什麼金字塔建築不能歸功給外星人的鐵證;第三是至少要選擇一座金字塔內部進去參觀,才能領略金字塔「謎」人之處。

我來,我看,我被埃及征服。

位於開羅近郊吉薩高地的字金塔群,一直是埃及的地標代表。舉世著名的三大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國時期爺孫三代法老的陵墓。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世界最大的古夫金字塔,是三代中爺爺的墓,看到沒,金字塔是由2.5-5噸的石塊堆砌而成,古夫共有230萬塊石塊,而且金字塔的基座是正方形,所以有四個面,是由四個相等的三角形所搭建。

第二大卡夫拉金字塔因地勢高,所以遠遠看起來反而是最大的金字塔。最可貴的是,它的尖頂仍保留金字塔原本外層是打磨拋光的白石灰石,但因後代子孫不肖,缺建料就來挖取,所以金字塔才從原本的「白拋拋」變成如今的「光秃秃」。

卡夫拉金字塔的前面就可看到獅身人面像,相傳是卡夫拉法老所建。可惜的是,鼻子被毀了,所以是蹋鼻子的人面,但巨大的獅身仍是很震撼人心。

看完吉薩區的金字塔群後,接下來可追本溯源探尋金字塔的發展史。空前絕後的金字塔絕非一朝一夕可成就。其前身是由埃及最偉大的建築天才印和闐所創新的階梯金字塔。那時因左塞爾法老夢見他踏著天梯回天家,就要宰相印和闐為他設計特殊的陵墓,不然之前都是平頂、有斜坡的長方形墓,而階梯金字塔是首創的類椎體陵墓,為之後的金字塔奠下雛形。

繼階梯金字塔蔚為法老陵墓的風潮後,到了古夫的爸爸,這位法老具有實驗精神,他想把金字塔由階梯狀改良成平滑的斜面,但建造過程卻發生大規模結構塌陷,只好先往外擴再向上收攏,成為類帳篷的彎曲金字塔,但這個失敗嘗試卻讓建築師掌握了建出滑面金字塔的黃金角度。

彎曲金字塔失敗後,古夫的爸爸再接再厲,終於蓋出第一座真正(平滑斜面)的金字塔名為紅色金字塔。那時是埃及的最高建築物,不過後來就被更高的古夫金字塔給超越了。

參觀金字塔除了在外面仰望其雄偉、讚歎其不可思議外,強烈建議要進內部參觀,才能感受金字塔的神秘氛圍。如果是參觀古夫的內部是會比較辛苦,但可折衷參觀較小的孟卡拉或紅色金字塔,就不會爬到想哭。圖中就是爬紅色金字塔前要走的外部通道,會先爬到金字塔的中間,才開始進入內部。

一進入內部就是上上下下的狹窄通道,這也是金字塔神秘之處,當初的法老可能都不知道幾千年後的後代子孫,會前仆後繼的匍匐前進來到他們的墓室,不然他們應該會蓋給人走的朝拜之路吧。

參觀金字塔內部可看到裡面有很多極小不知通向何處的秘密通道,也有突然開闊的天井,在紅色字金塔內部還可往上看到金字塔漸細窄的頂部,以及內部石塊的質地,都會讓你覺得不虛此爬。

參觀過距今4600多年前的金字塔,也可走走看看現代金字塔。這座由埃及當時的總統沙達特下令興建的無名英雄紀念碑,由四根空心斜柱交匯而成金字塔狀,上面以阿拉伯文雕刻在中東戰爭捐軀的埃及將士的名字。孰料,幾年後沙達特總統在此紀念碑的對面閱兵時遭到刺殺,之後就葬在這裡,這裡也就改名為沙達特紀念碑。

主題二:參觀神廟有門道

金字塔是古王國時期的產物,由於盜墓猖獗又勞民傷財,到中王國時期與新王國時期就不時興建金字塔,紛紛蓋起了祭祀神明又能宣揚政績的神廟。可是神廟看多了後會覺得每個都很像,到後來根本分不清到底看了什麼?!其實,每個神廟的結構都很類似,由外而內至少有四個部分:塔門(即大門)、露天庭院(多是列柱)、廊柱大廳及祭祀聖殿,但各個神廟又各有特色,參觀時只要掌握重點並了解一些神明的背景,就能領略埃及眾神廟多元豐富的美。以下介紹埃及知名度較高的七大神廟,最後能記得有這七個神廟也很強了好不好!

1.卡納克神廟

這不只是埃及最大的神廟,也是世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共歷經1900年、30幾任法老不斷修建,可惜偌大的神廟很多地方已成廢墟,感覺像是走進建築工地。請掌握重點:公羊大道、巨柱列、方尖碑與繞行聖甲蟲。

一走進神廟會先經過這個壯觀的公羊大道,卡納克神廟主要祭祀最偉大的太陽神阿蒙神,阿蒙神常附身在公羊上,所以有這個羊面獅身的造型。

這個公羊大道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所以注意看羊頭下都站立了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接下來進入廊柱大廳,這裡可開眼界了,134個巨大石柱分16行排列,其中中央兩排特別粗大,置身其中好像哈比人走進了巨柱林,令人讚歎埃及的建築都在比大,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石柱上面刻有記載神話故事、史詩級戰役等浮雕,石柱頂則雕有埃及最常見的紙莎草花。

在卡納克神廟可看到多個方尖碑,其中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就立在這裡。這是「埃及的武則天」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建的30公尺高方尖碑。她其實還想再建更高的方尖碑,但建築工法不到位,碑上出現裂痕,成了未完成的方尖碑。

迄今仍倒臥在亞斯文採石場的未完成方尖碑。

此神廟的另一個亮點是繞行聖甲蟲,埃及視甲蟲為重生的象徵,據說逆時鐘繞行聖甲蟲雕像7圈,可心想事成。有走有保佑!

2.大小阿布辛貝神廟

大阿布辛貝神廟是埃及在位最久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興建的神廟,他活到92歲,在位67年,也難怪埃及到處都可看到他的雕像。此神廟的入口就是四尊高達20公尺的拉美西斯二世座像,雄偉得令人叱舌。

儘管拉美西斯二世很愛他的皇后妮菲塔麗,甚至在旁邊幫她蓋小阿布辛貝神廟,但在他門口的巨像雕刻,她立著也只及他的小腿肚。

這個神廟的重中之重是位居深處聖殿的四座雕像,當時建築師計算好在每年的春分與秋分時,太陽光會直射到右邊三座雕像,最左的普塔神是陰神所以不會照到他。埃及的天文、建築真的獨步全球啊!

該神廟內不乏巨大的雕像,不用懷疑都是拉美西斯二世本尊。

距大阿布辛貝神廟不遠處是拉美西斯二世為皇后妮菲塔麗蓋的小阿布辛貝神廟,大門有六座立姿雕像,其中四座還是拉美西斯二世(難怪被封為埃及最自戀的法老),兩座是妮菲塔麗。妮菲塔麗名字的意思是美女中的美女,拉美西斯二世在熱戀她時,曾寫首情詩給她:「因為妳,日出了。」ChatGPT,趕快學起來!

妮菲塔麗神廟是獻祭給象徵愛與美的哈托女神,所以壁雕都比較秀麗,真的充滿了愛與美。

3.荷魯斯神廟(艾德夫神廟)

來埃及一定要知道的一個神話故事是,開天闢地時,大地之神與天空之神結合生下一對兄弟,哥哥歐西里斯善良敦厚,弟弟塞特充滿心機覬覦哥哥嫡長子的地位,因而兩度殺害他,第二次還將其分屍且將屍塊散落各處。所幸歐西里斯的妻子伊西絲奔走尋得所有屍塊並縫合,這就是埃及木乃伊的由來。歐西里斯與伊西絲的獨生子荷魯斯為報父仇,天涯海角追殺叔叔塞特,成為正義的化身。死後成為鷹神,是法老的守護神,法老神般的地位就是來自他們是鷹神荷魯斯在世間的代理人。

荷魯斯的聖船,在古代每年都由眾祭司抬著繞境祈福。

荷魯斯大戰塞特八十年,其間荷魯斯扯掉塞特的一枚睾丸,塞特挖出了荷魯斯的左眼,血腥殘暴的過程統統記載在荷魯斯神廟的壁畫上。圖中是塞特化身為我手指的河馬,被荷魯斯逮個正著。這裡的壁畫高潮迭起,值得細看。

右邊的鷹神右手握權杖,左手持生命之鑰,古埃及最重要的兩個象徵就是權力與長壽。

4.路克索神廟

路克索昔稱底比斯,神廟就位在尼羅河邊,很適合安排夜間參訪,在燈光的照射下神廟別有浪漫風情。這裡塔門前有一支方尖碑,通常方尖碑都是成對出現,另一支贈予法國了,目前屹立於巴黎的協和廣場。

神廟裡的廊柱大廳很壯觀,燈光更增添莊嚴氛圍。

5.孔孟波神廟(雙神廟)

這也是位於尼羅河畔的神廟,可夜間參觀,此神廟最大特色是祭祀兩位神明,鷹神荷魯斯與鱷魚神索貝克。前者是民眾膜拜的陽神,後者則是令人心有畏懼的陰神。善惡都崇拜,更保風調雨順。

神廟的水井見證了古埃及文明的先進,每年可精準量測出尼羅河氾濫的水位,再據此做為當年徵稅的標準。因尼羅河氾濫後會帶來肥沃的黑土,所以水位愈高,代表當年愈豐收,收率就愈高。

6.菲萊神廟(伊西絲神廟)

菲萊神廟供奉的是埃及最知名的女神伊西絲,她是前述歐西里斯的賢妻,兩度救夫,後又縫合其屍塊,被尊為埃及的醫神。二十世紀初埃及要建亞斯文大壩時,菲萊神廟會整個被淹沒,所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跨國的文物搶救行動,把整座神廟拆解後搬運到地勢較高處原貌重組,延續了菲萊神廟的命脈。

這裡的列柱浮雕美極了。

因位於尼羅河的小島上,有別其他神廟,散發水上風情。

7.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有埃及武則天之稱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其神廟地勢險要,位於危崖之間,神廟由深長的斜坡串聯起三座柱廊式建築,與其他眾多神廟的建築風格迥異,讓人過目不忘。

神廟裡獻祭給至高阿蒙神的彩色壁雕。

主題三:悠游尼羅河

通常參觀完開羅近郊的金字塔群後,就可搭夜臥火車南下到亞斯文,從這裡展開河輪之旅。埃及的精華盡在此,除了兩岸有看不完的神廟外,還有充滿民俗風的特色村落,並可到撒哈拉沙漠瘋玩一整天,尼羅河真的是埃及的命脈。光是待在河輪上就有不少驚喜,可在此放慢腳步,悠活一下。

尼羅河兩岸堪稱風光明媚,也沒有河臭味,一整個舒適怡人啊!

很多人在甲板上邊喝飲料賞景邊放空。

河輪房間很寬敞,坐在牀上就可盡收岸上風光。

小販划著滿載貨品的小船來玩丟丟樂了。

先是展示商品。

跟河輪上的遊客討價還價。

還價成功,就一個躍身,把商品丟到四層樓高的遊輪上。

河輪上最吸睛的阿拉伯扮裝之夜活動,奇裝異服、各式行頭穿好戴滿。

我來,我看,我被埃及征服!

搭風帆遊尼羅河,風帆上有努比亞人擊鼓的rap。

回到首頁

2023 年 10 月 7 日 0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
  • 13
  • 14
  • 15
  • 16

關於我

關於我

老燕飛起

Hi,我是老燕,一個喜歡研究自己、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 向來對童話、神話、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透過網站分享出來,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 另外,我還熱愛旅遊、藝術、音樂與料理,也在這一併分享。

Recent Posts

  • 致親愛的讀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8(最終回)

    2025 年 4 月 7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7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6

    2025 年 3 月 2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5

    2025 年 3 月 17 日

Categories

  • 故事 (69)
  • 旅遊 (16)
  • 藝術欣賞 (8)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首頁
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