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
作者

老燕

老燕

故事

我是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

by 老燕 2024 年 5 月 18 日
作者 老燕

我們常說理性vs.感性,這是把理性與感性看成一組二元對立,好像理性的人不感性,感性的人不理性,當然若能兼具理性與感性,形成剛柔並濟,那就應該天下無敵了吧!前提是,你能讓理性與感性別再打了嗎?

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理性與感性這組天龍與地虎,相偕出遊,會擦出什麼火花?別費神了,莊子早想到了,來看看流傳千古的「濠梁之辯」,從「辯」這個字就知道不妙,一定是吵架了,沒錯,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直接巴蕊」!

我不是你,但你也不是魚啊!

這一天,莊子與他的好友惠子外出踏青,來到了現今安徽省鳳陽縣濠水的橋上。

莊子說:「白魚在水中從容地游來游去,好快樂啊!」

惠子回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

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

惠子說:「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情況;但你也不是魚啊,所以你當然也不知道魚快不快樂,Bingo!」

到這裡,我們可看到感性與理性出遊,結果一定是「掃興」!連魚開不開心都可牽扯到「你不是魚」、「你又不是我」、「我不是你,你也不是魚」這樣的來回攻防。

說到底,這跟魚快不快樂有什麼關係啊?這樣就可以搞清楚魚是快樂或不快樂或不是快樂也不是不快樂了嗎?

先來看看感性方的代表莊周,道家神級人物,主張齊物論(萬物一體),他的世界觀是沒有物我之別,所以會脫口而出:「魚看起來很快樂」;但理性方的代表惠施,是戰國時代名家的主辯人士,名家是中國最先探究邏輯思考的門派,所以他的反應是「你不是魚,如何知道魚是快樂的」,這完全不合邏輯/不合理嘛!

可見得,感性可憑「直覺」(靈光一現),不用嚴謹的推理、明確的證據、合理的因果關係等「理性」線索就神來一筆,但理性對於「知道」,尤其「如何知道」可是有明確的SOP,在下結論之前要有合乎邏輯的推演。

好,一方憑感覺,一方要邏輯,如何善了?

我們常說情理法。這個故事感性(情)與理性(理)直球對決,是不是由「法」來裁決比較聖明?不過,這故事唯一的證人就是濠水裡的魚,如果法院要傳喚的話,但如果抓了上來就會成證物,事情總是這樣,「真相不會只有一個」,請柯南來只會找到一個,其他的還是含冤莫白。

等等,這個故事還沒說完哦,最後是誰辯贏了?

The Winner is…

話說惠子以為自己對莊子「將軍」了,但結果是莊子反將了惠子一軍,貓膩就藏在句首。

莊子說:「我們還是回到最開始你對我說的: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你這句話不就證明了我是知道魚是快樂的,你只是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告訴你吧!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佩不佩服莊子?他從感性出發,最後能夠異軍突起,是不再堅守對立的陣營,反跳入理性,才能以理性的矛(如何知道)攻理性的盾(這不就認可了已經知道),從而成功轉移焦點(不必回答知道這種大哉問,簡單回答是如何就好),也就是以另闢好解決的戰場,終結了理性vs.感性的無解戰場。這個過程正是西方所說的正反合「辯證法」。

最後,莊子贏得了這場千古之辯,但卻不代表感性方戰勝理性方,這也太神奇了吧!原本誓不兩立耶,結果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也沒有大和解…還有感性與理性哪裡去了?

濠梁之後,據說他們轉戰到了量子世界,因為量子世界有個「疊加態」能解開二元對立的死結,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花樣,就是把感性與理性疊在一起像一個銅板那樣,讓他們出現的機率都是同樣的50%,這很公平了,而更公平的是一個如果是朝上,另一個一定是朝下,反之亦同,再反之亦同,又反之亦同…

就是一種不打了,改聚賭了的概念。

2024 年 5 月 18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人因夢想而偉大? 

by 老燕 2024 年 5 月 12 日
作者 老燕

我們都知道「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乍聽之下很激勵人心,肯定夢想能給人一雙翅膀,不然也是一雙快走鞋,讓人遠離平庸。但這句話的下半部呢?如果夢想成空或根本只有「夢」跟「想」而沒有去做或根本無法執行,那只要懷抱著夢想就能讓人一直保持偉大嗎?

再下去,還可以生出幾十個跟「夢想」有關的問題。但廢話就不多說了,直接進入到故事。

朱泙漫屠個什麼啊?

這可能是莊子最短的寓言故事了,總共只有三句話。故事雖短,啟發無限,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就是從這個故事衍生出近百萬字的「倚天屠龍記」,來看看三句話能成什麼牛逼的故事?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故事結束,簡單說(不然呢?)就是有個叫朱泙漫的人,跟叫支離益的人學屠龍,而且還不只是學學皮毛而已,朱泙漫花光了家產、學習了三年之久,結果是他學的屠龍術根本無處施展。

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哈哈大笑,最想問朱泙漫:「你見過龍嗎?」

如果朱泙漫沒被這題難倒,接下來很多人想問的是:「你學的時候有幾隻龍?三年下來是否龍被屠光了?」

也有人善解人意,想安慰朱泙漫說:「一定是龍族聽到你學成了,都自盡或逃走了。」

當然,更有人罵支離益是詐騙集團的始祖。

那個時候還沒有英文,不能說朱泙漫的英文不好,因為只要有現在小學生的程度,都會知道立大志、做大事要步步為營,要擬好實現夢想的5W1H,讓我們來為朱泙漫試擬一下:

Who:龍(應該是有的,這是目標啊!)

Where:龍在哪裡?

When:龍何時現蹤?

What:龍是什麼?到底在幹嘛?

Why:為什麼要屠龍?

How:如何屠龍?

看到了沒,朱泙漫的盲點,也就是他沒先弄清楚5W,直接進入1H,埋頭苦練如何屠龍,等1H學成後,回頭一看才發現5W的功課一項都沒做,也難怪結果是「無所用其巧」了。

眾人以不必必之

我們可以說朱泙漫因苦學屠龍而偉大,屠龍應該跟摘星一樣,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他如此孤注一擲於這個聞所未聞的大業,最後卻無法學以致用,荒廢了金錢、時間、力氣、還有不知道是否家人不諒解而家破人亡之類的…

其實,這個故事是莊子用最少的文字嘲諷了「夢想」的空幻本質。他說:「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意思是聖人把必然要做的事視為不必去做的事,所以沒有紛爭衝突;一般人則把不必去做的事視為必然要做的事,所以常有衝突」。接下來會怎樣呢?「順於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順從於衝突,必然會有貪求的行為。依靠衝突,只會自取滅亡。

這個故事再次凸顯道家的「無為」思想,之前在「我是社畜該怎麼辦?-5」曾解釋過道家的「無為」,並不是「不為」(什麼都不做),而是「順其自然、不刻意而為」,因刻意的作為是想改變自然,但自然有自然的法則(必然的勢/律),無以改變。

從道家來看,「人因夢想而偉大」事實上是「以不必必之」,把本來不必去做的視為非做不可,這之中就容易有人為的盲點或徒勞的內耗,結果是衝突橫逆不斷,庸人自擾。

你一定會不服,那是不是大家躺平就萬事OK了?不是的,「無為」的深意是順其自然,也就是該怎麼做的時候就怎麼做,可以理解成不必活在夢想的鞭策下,而是抱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平常心。

想想看,絕大多數人都是耕耘的時候久而收穫的時間短,一路上苦苦追趕著「夢想」,不也勞心傷神?若你有道家的思惟,就不會在耕耘的時候想著收穫,免除了內耗,反而能走得穩且久,最後時候到了,也就成其「無為而無不為」。

不好嗎?當你不刻意作為,隨順自然,不瞻前顧後,不知不覺就到了耶!

還好奇朱泙漫後來到了哪裡嗎?應該沒有走遠,還在找前往屠龍的路上。

2024 年 5 月 12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比神明還神

by 老燕 2024 年 5 月 6 日
作者 老燕

從古至今,究竟人跟天比,是「人定勝天」?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可能一半一半吧。

當人一旦征服自然(如填土造陸、星際探險),或在文明上有重大進展(如試管嬰兒生殖科技的突破、人成為AI的造物主),都會相信「事在人為」,所以人類的進展是朝向挑戰上帝、天意、自然等原本人以為不可操控的力量前進,也就是一直在我們還「未知」的領域開彊拓土。

但每當遭逢違反自然、自然反撲,或是物理學證實了量子糾纏的存在,挑戰人類既有知識,這些都讓人不得不一再臣服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亦即征服了先前的未知,又發現有更大的未知等著我們去解密。

難怪打怪的電玩遊戲能如此風靡,這就是人活在世上的根本寫照啊!

希臘神話故事中,不但有描寫神明間的愛恨情仇,還有神跟人之間的高來高去,我們就來看看其中「蜘蛛」的故事,如果人一旦比神明還神,也就是當人超越全知全能的神時,會有怎樣的情節?

要聽神明的話

凡人阿拉克妮(Arachne)織布技巧巧奪天工,自稱賽過奧林帕斯山的織霸雅典娜(Athena)女神。

當雅典娜接獲情資得知凡間有此織布奇才,而且還自認比神明厲害,她先是易容成老婦人,登門教訓阿拉克妮不可犯驕傲,要她誠心請求雅典娜女神的原諒,這樣女神就會赦免她無知且傲慢的罪。

豈知阿拉克妮回嘴:「我說的是事實,要是雅典娜不同意,就來找我一較高下好了。」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雅典娜也不裝了,立刻現身在她面前,兩人一人一機,當場PK了起來。

當然,她們都非等閒之輩,除了較量織布技巧外,更藉由編織的內容指控對方的不是。雅典娜織了四格凡人挑戰神明,最後無一倖免遭神明懲罰的畫面;阿拉克妮也毫不留情面,織出神明常仗勢欺人,尤以天帝宙斯誘姦良家婦女最為惡劣。

結果雅典娜一看,她不但膽敢侮辱神明,而且織布技巧更是略勝一籌,一氣之下當場把阿拉克妮的作品撕成碎片,並用梭子敲她的頭。心高氣傲的阿拉克妮當眾受此侮辱,憤而上吊自殺。事後,雅典娜也恢復理智,後悔不已,於是把阿拉克妮變成蜘蛛,讓她繼續發揮高超的編織技藝。

這個故事蘊含以下犯上總是會招惹禍端,阿拉克妮目中無「神」,是典型的恃才傲物,不管技藝再怎麼「神」,任何成就若只看到一己之力,那就太目光如豆了!

話說回來,女神雅典娜也未免太大欺小了吧!但想想如果有朝一日AI不受控,開始藐視主人,主人會對他循循善誘嗎?還是直接關機、刪除記憶…,想起來有點恐怖,人類的造物主是否也是為防範人類有一天不聽話,而在我們身上安置生死開關,以及每次重啟就格式化刪除之前的記憶…,哈!那就不只是科幻故事啦!

2024 年 5 月 6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旅遊

天地有大美.太魯閣國家公園

by 老燕 2024 年 4 月 30 日
作者 老燕

2024年4月3日花蓮外海發生規模7.2強震,不久即宣布太魯閣國家公園無限期休園。3月19日才到這裡家庭旅遊,對這個突然的變故感到心疼,現在那些自然美景都在碎石灰泥中蒙塵,道路柔腸寸斷,當地賴以維生的太魯閣族人失去工作,只能衷心祈禱復元進行順利,讓這塊奇景重現生機。

以下是這次兩天一夜花蓮太魯閣行的遊記,當時因太喜歡這裡了,還跟兒子約了6月要再來挑戰錐鹿古道,我會耐心等著這個願望能成行的那一天來到。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實以下的註解是多餘的。

一.岳王亭

1.緬懷偉人

坐落在狹谷間的岳王亭與一旁的岳王亭吊橋,無異是自然美景間的畫龍點睛。導覽解釋了,當時蓽路藍縷,為了激勵士氣,拿出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等可歌可泣的故事,建亭命名,一路打氣。

當時每天冒著生命危險開路的無名英雄,已夠英勇了,為何還要以岳飛為榜樣?因岳飛為「奸人」所陷,坐失收復江山的時機,其「還我山河」的氣魄,與台灣五O年代「反攻復國」的決心,同仇敵愾。

岳王亭碑還在這裡堅守那段三、四十年歷史的崗位

2.岳王亭吊橋

這吊橋一次只能八人通過,對面是奇萊山的登山入口,要事先申請才能過,平時禁行。

站在吊橋上俯看立霧溪谷,好一幅山明水秀。

3.綠意生態

以為峽谷地形一定是山壁嶙峋,哪知也是綠意濃密,樹枝細幹交纏成畫。

看到「臭屁蟲」荔枝樁象

雙吊橋,下面是椎鹿吊橋,上面是峽谷中最長最高的布洛彎吊橋,是日治時期最長的鐵線吊橋,當時又名「辭職橋」,因要赴任的日警每每看到此吊橋都心生畏懼想落跑。

二.燕子口步道

1.大自然的放映室

走進燕子口,就像進入大自然的放映室。從昏暗的洞口望向對面的銀幕,有峭壁、斷崖、植被,據說以前還有成群的燕子,共襄盛舉成「百燕鳴谷」的戲碼。

神不神奇?

明暗之間也很有戲

放映室本身也是一絕

以前總有燕子在這裡築巢,但為防落石加蓋了很多裝置,久而久之燕子口已看不太到燕子的蹤影

2.壼穴

這裡的大理石山壁有許多洞穴,可不是小小隻燕子鑿出來的燕窩,而是立霧溪長年下切淘蝕岩壁形成的壺穴地形。

這些壺穴都證明了立霧溪曾在這之上,以及什麼是滴水穿石的功夫。

3.鬼斧神工

來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人,一定會同意用「鬼斧神工」來形容眼前的奇景。有沒有想過大自然的「鬼斧」雕刻出的作品,所花的時間動輒以百萬年計?超乎人的想像,奇景前人真的很渺小。

百萬(年)雕刻,無價

這裡是太魯閣峽谷最狹窄的一段

兩岸相逼,陡峭險峻橫生

相信了吧!石頭亦有情

4.沿途亮點

右下方看似一張巨大的側臉,狀似印第安酋長,是燕子口有名的「酋長岩」,作者是立霧溪團隊,工具是至柔的水,而且未完成,還在分分秒秒精雕中。

燕子口步道的終點是靳珩橋,紀念當時因工殉難的靳珩段長。

這裡有設靳珩賣店,可在此休閒補給。

導覽示範給我們看,以往身後倒的下腰動作,可拍到狹谷一線天的奇景。

5.眺望椎鹿斷崖

這裡的觀景台可眺望椎鹿斷崖(左)與福磯斷崖(右),兩斷崖在這裡面面相覷,僅相隔20多公尺。

猜他們這麼近的面對面都在玩些什麼?誰先笑誰就輸?

這是峽谷間常可看到的九芎,枝幹光滑,所以又名「猴不爬」,一身的「硬骨頭」是山坡地水土保持的好幫手。

三.白楊步道

1.8個隧道

白楊步道全長2000多公尺,來回約2個小時,最著名的是有8個長短不一的隧道,是峽谷區裡隧道最多的步道了,這兒的風景可說是「別有洞天」。

白楊步道的入口,差點兒錯過,因為步道口就是一個長長的隧道。

來白楊步道要帶手電筒,手機的不夠用

幽暗的隧道內也偶有些會透光的小山洞

走出隧道,回頭看有點心驚驚

2.步道風光

白楊步道除了隧道要摸黑前進外,都是平緩好走的友善步道。

沿途也可欣賞到壯觀的狹谷地貌

不知怎麼形成的奇特壁面

再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3.瀑布吊橋

步道沿途瀑布、吊橋、觀景台一樣不少,真的很用心在維護,途中還碰到一名巡檢人員,正在關心一名帶著2或3歲小孩的孕婦。

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吊橋

這裡的溪流匯聚形成的大水潭

放眼觀景平台都有好風景

4.水簾洞

白楊步道的終點水簾洞好戲/好水才要上場,進步道前準備的手電筒、雨衣、拖鞋都派上用場了,裡面是滿坑滿谷的水,要涉水而過。

不久,真的看到有水簾幕耶,比人造的spa或是水舞都逼真。

最後還以最強的水注迎賓,讓你走一趟畢生難忘。

四.太魯閣晶英酒店

1.簡約風格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應該只有三家住宿選擇,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太魯閣晶英酒店與走原民風的山月村,很可惜的是,山月村因災損已決定停業,晶英酒店也要到六月以後才再開放。

這次運氣很好,居然訂到之前好幾次都訂不到的晶英酒店,台灣再也沒有哪家飯店能坐擁如此地利,入住後對飯店的氣氛、設計、設施、活動、美食都無比驚豔,當時就想六月要再來,真的是我住過CP值最高的星級飯店了。

尤其,晶英官網推出的套裝行程,比透過訂房網站只訂房加早餐的費用要划算很多,希望大家也能多多前去體驗,享受賓至如歸,而其實這飯店好到讓人離開時會依依不捨哩!

走進來立刻感受到低調奢華的氛圍

房間依著縱谷地形而建,設計簡約而大氣。

飯店頂樓是精華所在,讓你在這兒仰天立地面縱谷,不要說芬多精了,日月精華都有。

這裡的設計精緻到燈光的線條,與樓梯的曲線相呼應。

2.飯店設施

飯店頂樓的游泳池,真的是精品,這是戶外游泳池,地下一樓還有室內游泳池。

泳池旁是水療區,有不同泉質的溫泉。

面對峽谷健身不無聊

飯店旁有個秘密花園,很清幽

早餐可在戶外的玻璃屋享用

晶華集團真的是buffet的龍頭,甜品沒有那種制式的乏味,吃得到手作的用心與紮實

主菜也是道道獨特,還提供原住民特色菜

晚上有原住民比亞酥樂團帶動的營火晚會

一小時後變這樣,好久沒這樣又唱又叫又跳,high翻了!

3.祥德寺

飯店旁的佛教祥德寺也很值得一訪。當年在開闢中橫最艱險的天祥路段時,一直碰到山崩地裂,人員傷亡不斷,後來請高僧廣欽老和尚前來結廬山顛,才順利開通,所以中橫貫通後政府就在此興建祥德寺,以感念佛光。

經過普渡橋就可前往佛門聖地

進入佛門,就是踏入了「不二門」與「解脫門」

沿路感受得到佛教聖地的清幽芬芳

七層的天峰塔,當年廣欽老和尚就是在這個地方結廬禪坐,所以建塔紀念

這裡有供奉千面普賢菩薩

還有供奉地藏王菩薩金身,所以祥德寺也有「台灣的九華山」之稱

4.飯店周邊

飯店周邊除了走15分鐘可到白楊步道、走10分鐘可到祥德寺外,也有些生活機能。走5分鐘可看到這個別具一格的天主堂。

飯店前有個小巧的公園綠地

不遠處可看到明隧道,這是在易落石坍方的地方興建的保護設施,這次地震很多人車就是躲進明隧道而逃過一劫。

新城分局,收到貴局的關心了,我們也會報之以了解、理解、愛護、支持警察(餘震盪漾中,請多保重)

小小的天祥郵局,兒子在這裡寄張明信片回家,上面蓋了太魯閣、秀林、天祥三個郵戳。

大學時參加救國團的中橫健行隊,曾住過這裡,據說這裡的訂房比晶英還難。

飯店斜對面有一家小7,外面一直廣播要民眾小心手中食物,獼猴會搶食,旁邊的樓梯上就看到3隻吃著冰棒的「現行犯」

小7公開天祥猴猴的美食榜,原來沒食物可搶,塑膠袋也會成目標。不知現在天祥猴猴吃什麼?也希望牠們不要餓著了。

2024 年 4 月 30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道在哪裡?

by 老燕 2024 年 4 月 24 日
作者 老燕

對有心要宣揚道家思想的人來說,要說明道家最重要的關鍵字「道」,真的是難之又難。

老子「道德經」開宗名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就不是道。

這樣,本文可以結束了。

雖然,「道」無法用言詞解釋,但是「道德經」中前後出現73次「道」這個字,老子還是盡可能要把他發現的真理流傳下來,只不過,他還是在一開始提醒,道是無法用言語去把握的,但它確實存在,而且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以及歸處。

來看看接棒的莊子,如何用寓言故事來呈現這個玄之又玄的道。

每下愈況的遍在

一天,住在東郭的一位先生問莊子:「所謂的道,在哪裡?」

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不知是悟性差,還是很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追問:「一定要說出個地方才可以。」

莊子說:「在螞蟻堆中。」

東郭子說:「怎麼會這麼低下?」

莊子說:「在雜草中。」

東郭子說:「怎麼更低下了?」

莊子說:「在瓦塊中。」

東郭子說:「為什麼愈說愈不堪?」

莊子說:「在屎尿中。」

東郭子不出聲了。

接下來莊子向東郭子說了個「每下愈況」的故事:「有個名叫獲的市場監督官,向屠夫詢問如何辨別豬隻肥瘦的方法,結果是用腳踩在豬愈往腿下的部分而還有肉的,這樣的豬就愈肥。」

這樣道在哪裡清楚了嗎?

回到莊子一開始回答的:「無所不在」,即便是屎尿中也有道。

我們現在的「每下愈況」是指情況愈來愈糟,這是誤用了莊子的典故,因為莊子要說的是愈往低下都還存有,那就足以證明其「無所不在」。

距老莊兩千多年後,牛頓才發現「萬有引力」,讓人們至少可以想像什麼是天地間「無所不在」的力量,連屎尿中都有,而這只是道很小部分的實證。

道是不是上帝?

對了!那「道」是不是就是萬能的「上帝」?不論東西方宗教看似在這個議題上是紛歧的,但追到底還是殊途同歸,如不是「神造論」的,皆只指出宇宙間有個遍在的「律」(如佛教的因果/輪迴,道家的道),但只探討到這裡,不去追究這律是誰創造出來的?而「神造論」(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就指向一切的起點就是神創造出來的,所以究極的差別只在於要不要把萬物的秩序歸功給神而已!

所以「道」是不是就是「上帝」,或是到底有沒有造物主?這顯然不是道家關心的問題,因為問題是人已置身在道中了,如何在其間安身立命才是要先弄清楚的吧!所以道家選擇的是自立自強,安處順天,沒有意思要去打擾造物主,或是請求其法外開恩。

其實,不管你認不認識道,道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對知「道」的人就仁慈些,那你要問了,知不知「道」的結果都一樣,那又何必費事去知道?

真的,除非你關心不只是活著,那明不明白道就至關重要。

2024 年 4 月 24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故事

希拉的榮耀

by 老燕 2024 年 4 月 18 日
作者 老燕

尼采有句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這說的不只是天天有成千上萬隻小強的真實遭遇,更說出無數人的心聲,使有同感的人們都自喻為:「打不死的蟑螂!」

其實不論東西方都有在逆境中激勵人心的話,如「置之死地而後生」、「絕處逢生」等,都勉勵人不畏艱難橫逆,要做隻浴火的鳳凰。

讓我們來看看希臘神話中最勵志的故事,一位不世出的大英雄是如何成就非凡的功業,同時榮耀給他磨難的敵人。

十二項奪命的任務

眾所周知,天后希拉(Hera)對老公天帝宙斯婚外情的小三及其後代毫不手軟,其中最心狠手辣的,應該是對希臘神話最偉大的英雄海克力斯(Heracles)數度的趕盡殺絕。

話說渣男始祖宙斯趁名將安菲特里昂(Amphitryon)外出打仗回家的前一天,喬裝成安菲特里昂與他的妻子艾克米娜(Alcmena)共枕,結果是艾克米娜生下雙胞胎,海克力斯是宙斯的種,伊菲克里斯(Iphicles)才是丈夫的。

天后希拉得知丈夫又有私生子,照例妒火中燒,在海克力斯八個月大時,就放出兩條大蛇要咬死他,沒想到小娃兒竟徒手掐死雙蛇;等海克力斯結婚生子後,希拉又令他發瘋,在神智不清下打死自己的妻子與三個兒子。等他清醒後,發現鑄下大錯,為了贖罪他甘受任何責罰。

他赴阿波羅神殿請示贖罪的神諭,結果神諭要他去找他恨之入骨、竊占他原本應有王位的邁錫尼國王尤力瑟斯(Eurystheus),完成他所有指示的任務,才能洗去罪業(又是希拉假傳聖旨的計謀)。可想而知,尤力瑟斯交給他的任務,一個比一個致命,如殺猛獅、滅九頭蛇怪、活捉山野豬等等,最後在海克力斯完成十項任務時,又刁難他有兩項失格,再補了超級難的兩項:摘金蘋果與到地府活捉地獄犬,才饒了他。

但此時的海克力斯已今非昔比了,蛻變成身經百戰、刀槍不入的古今中外第一豪傑。

成為你敵人的榮耀

海克力斯能立下這些連Ethan(湯姆克魯斯飾)都難望其項背的功績,如果當時有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的話,他第一個該感謝的就是希拉。是希拉從他孩提時代就發「憤」要訓練他成古往今來的大力士,才能有今日的他。

似乎是命中註定。海克力斯(Hera-cles)的名字與希拉(Hera)有很深的淵源,意指「希拉的榮耀」,說來相當反諷,希拉幾度欲置他於死地,怎可能以海克力斯為榮?

這正是奧妙之所在,海克力斯一生受到各種的試煉都是來自希拉的迫害。非常的磨難,成就非凡的榮耀。希拉既是迫害他,也成就了他,因而他的榮耀得「歸功」於希拉,要不是來自天后一再的摧殘,不會徹底激發出海克力斯的潛力,所以他是名符其實希拉的另類榮耀(也就是希拉弄拙成巧,她不想得到這樣的榮耀,但偏偏這榮耀又非得頒給她不可!)

要是希拉早知道海克力斯會成為她的「榮耀」,會不會停止下毒手? Wait!希拉還不知道一個天大的秘密是,海克力斯剛出生時,雅典娜在宙斯的指使下,將海克力斯抱給希拉,希拉看他可愛,親自哺乳,但健壯的海寶寶吸奶力道十足,咬傷了希拉,希拉急忙拉開他,一股奶水飛過天際,變成了銀河(Milky Way),而海克力斯也因為喝了希拉的奶水,取得不朽的神性。

從海克力斯有過人的一面來看,希拉真的功不可沒啊!

2024 年 4 月 18 日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
  • 6
  • 7
  • 8
  • 9
  • 10
  • ...
  • 16

關於我

關於我

老燕飛起

Hi,我是老燕,一個喜歡研究自己、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 向來對童話、神話、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透過網站分享出來,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 另外,我還熱愛旅遊、藝術、音樂與料理,也在這一併分享。

Recent Posts

  • 致親愛的讀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8(最終回)

    2025 年 4 月 7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7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6

    2025 年 3 月 24 日
  • 無為,那我要做什麼-5

    2025 年 3 月 17 日

Categories

  • 故事 (69)
  • 旅遊 (16)
  • 藝術欣賞 (8)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首頁
Welcome
  • 首頁
  • 故事
  • 旅遊
  • 藝術欣賞
  • 關於
  • 聯絡我